暗尘明月小桃枝,旧家时情味。
问而今、风转蛾儿底。有谁把、春衫试。
景龙灯火升平世。动长安歌吹。
这山城、不道人能记。甚村酒、偏教醉。
暗尘明月小桃枝,旧家时情味。
问而今、风转蛾儿底。有谁把、春衫试。
景龙灯火升平世。动长安歌吹。
这山城、不道人能记。甚村酒、偏教醉。
这首宋词《探春令·景龙灯》是韩淲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月色下小桃枝头的静谧画面,唤起了对往昔温馨时光的回忆。"暗尘明月小桃枝"一句,以月光下的微尘和盛开的桃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怀旧的氛围。接下来的"问而今、风转蛾儿底",通过询问春风中飘摇的灯蛾,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
"有谁把、春衫试"一句,借春衫试穿的动作,表达了对春天新气象的期待和对旧日生活的怀念。"景龙灯火升平世"则描绘了盛世繁华的景象,灯火辉煌,歌声乐声四起,象征着国家安宁,百姓安乐。
然而,词人笔锋一转,提到山城中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些往事,"这山城、不道人能记",流露出淡淡的感慨。最后,"甚村酒、偏教醉"以村酿使人沉醉,暗示了词人借酒消愁,试图沉浸在过往的美好记忆中以忘却现实中的某种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境况的微妙感慨。
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
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
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
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
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我欲访终南,汉江不可渡。
忽闻别乘行,云去武昌路。
武昌城郭江汉滨,旌旗袅袅秋复春。
黄鹤楼前几吹笛,赤乌年后一沾巾。
白蘋红蓼洲仍绿,粉堞悲笳夜相促。
星月犹多绕树乌,封疆曾是中原鹿。
幸生明世居上游,碌碌那肯奔走休。
只今威权半刺史,况复才力惊诸侯。
忆在金螺获神剑,二十馀年经烈焰。
临岐拂拭白日回,志士平生从此见。
老我深山奈别何,楚人何处起讴歌。
他时过棹应相问,傍宿渔家明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