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疏篱静掩关,展书古道照苍颜。
殢云送雨迷千嶂,新水生波涨几湾。
窗下披衣人独坐,桥头曳屐客方还。
衡翁略说如如偈,劳者随劳閒者閒。
老屋疏篱静掩关,展书古道照苍颜。
殢云送雨迷千嶂,新水生波涨几湾。
窗下披衣人独坐,桥头曳屐客方还。
衡翁略说如如偈,劳者随劳閒者閒。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老屋疏篱静掩关”,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座古老房屋与稀疏篱笆构成的静谧场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痕迹。次句“展书古道照苍颜”,通过展开书籍的举动,映射出主人公在古道旁阅读的情景,其面容被书籍的光芒所照亮,透露出一种深沉与智慧的气息。
接着,“殢云送雨迷千嶂,新水生波涨几湾”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展现出雨后山峦的朦胧之美和溪流的生机勃勃。云雨交织,山峦被雾气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而新水泛起的波纹,则在几处湾流中跳跃,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窗下披衣人独坐,桥头曳屐客方还”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状态:一人独自坐在窗下,披着衣物,可能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另一人在桥头,拖着木屐归来,或许是在享受归途的轻松与自在。这两幅画面相互映衬,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变化。
最后,“衡翁略说如如偈,劳者随劳閒者閒”两句,以“衡翁”的口吻,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衡翁的话语似乎在说,无论劳作还是闲暇,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和享受这些时刻。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当下状态的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赞美。
十里春城,千秋古墓,老树峥嵘。
正悲风四起,枭呼木末,浮云低度,厓拄冰泠。
屐齿迷离,帽檐攲侧,扑面飞花煞有情。
方凝伫,恍灵旗高飐,长剑空横。
他时闲眺闲凭,奈此际崚嶒冰雪撑。
似剡溪乘兴,便教舟放。灞桥冲冻,赢得诗成。
何处玉龙,霎时战败,一片抛鳞御甲声。
还追忆、忆沙场星陨、遗恨难平。
旧游弹指过,才披卷,仿佛见伊人。
有万顷澄波,千章乔木,几重碧巘,一片闲云。
都并作、莼鲈归梦短,山水卧游频。
藜阁宵残,禁莲飘麝,兰台昼静,院柏摇春。
闲情供渲染,长康后、应是摩诘前身。
想见淋漓尽致,盘礡天真。
忆为日几何,风流顿尽,其人斯在,翰墨还分。
多少西州醉眼,泪涴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