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空无路到。悲湘君云旗,梦痕惊觉。
转绿回黄,叹世尘轻换,素心都杳。
染墨沈酣,因便想、幽居深窎。
对零缣、谁认孤芳,旧时容貌。偏记江南春早。
甚澹薄妆成,鬓鸦催老。
满目京尘,怕谢庭芝树,共缁清操。
巷隔乌衣,除燕子、飞来能道。
试与重调弦柱,年华正好。
江空无路到。悲湘君云旗,梦痕惊觉。
转绿回黄,叹世尘轻换,素心都杳。
染墨沈酣,因便想、幽居深窎。
对零缣、谁认孤芳,旧时容貌。偏记江南春早。
甚澹薄妆成,鬓鸦催老。
满目京尘,怕谢庭芝树,共缁清操。
巷隔乌衣,除燕子、飞来能道。
试与重调弦柱,年华正好。
这首词以墨兰为题材,通过描绘墨兰的孤独与变迁,寄寓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开篇“江空无路到”营造出一种空寂的氛围,暗示墨兰生长在人迹罕至之处,如同湘君云旗般遥远而神秘。"梦痕惊觉"则表达了对墨兰命运的关注,仿佛从梦境中惊醒,揭示了墨兰的孤独与无奈。
“转绿回黄”形容墨兰颜色的变化,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世尘轻换,素心都杳"进一步表达了对世间浮华的厌倦,以及对墨兰纯洁本性的怀念。“染墨沈酣”四字,将墨兰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展现了墨兰在墨色中的沉醉,也暗指其在困境中的坚韧。
“幽居深窎”描绘了墨兰身处僻静之地的境况,"零缣孤芳"则强调了其独自绽放的孤傲与美丽。接下来,词人借江南春早的景象,感叹岁月匆匆,墨兰的青春不再,"鬓鸦催老"暗示了时光对人的无情。
“满目京尘”一句,将现实的尘嚣与墨兰的清高相对照,"谢庭芝树,共缁清操"则表达了对墨兰坚守节操的赞美。"巷隔乌衣,除燕子、飞来能道"运用了乌衣巷的典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只有燕子能传递墨兰的故事。
结尾“试与重调弦柱,年华正好”寓意词人试图重新调整心情,把握当下,尽管年华易逝,但仍要如墨兰般保持美好,展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墨兰为载体,寓言抒怀,既有对墨兰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体现了作者汪东清末近现代初的独特审美和人生感悟。
侨寓京城陈孝子,昏夜击人误伤死。
雠家擒父入秋台,锻炼狱成将弃市。
孝子冤声如怒雷,杀人者我亲手为。
陈情伏阙献天子,勿刑臣父当刑儿。
天子临轩观奏札,念此误伤非故杀。
况能求死代亲身,特命充军饶重法。
古来孝行能动天,开平之行无一年。
重逢恩宥还乡里,不是皇天谁使然。
天意君恩须记取,刻骨铭心宜自许。
知君今日不忘亲,他日临危肯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