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
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
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
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
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
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
盛美推穹昊,釐祥被幅员。
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
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
为民祈福应,亲记德音宣。
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
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
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
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
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
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
盛美推穹昊,釐祥被幅员。
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
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
为民祈福应,亲记德音宣。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庆历甲申郊礼告成五言十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诗中运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如“圣飨”、“灵心”、“斋次雪”、“清庙”、“中坛”、“乐和”、“景霁”、“瑞物”、“非烟”、“卜日”、“通祠”、“短茵”、“虚幄”、“穹昊”、“幅员”、“万玉”、“霈泽”等,不仅展现了祭祀仪式的严谨与隆重,也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的开头“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直接点明了祭祀的庄严氛围,表达了对神灵的诚挚敬意。接下来的“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通过描述祭祀前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性。随后,“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则描绘了祭祀场所的清洁与庄严,暗示了仪式的纯净与神圣。
“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两句,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和谐共融,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和谐与美好。而“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则展示了祭祀仪式的复杂与细致,包括时间的选择、仪式的执行等。
“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描绘了祭祀用品的精心准备与使用,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专注。最后,“盛美推穹昊,釐祥被幅员”表达了对天地之美的赞美,以及祭祀活动对国家与民众福祉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丁沽才度,香河乍历,软红吹过通州。
古塔低迎,坝楼高压,岩疆锁钥全收。河上舣粮舟。
看担囊里粟,量鼓操筹。
响闸流澌,大通泛月,溯清游。今年麦苦无秋。
愿甘霖一沛,禾黍油油。
邑感雉飞,相廑牛喘,雨旸谁切烦忧。郊外一句留。
对树头浓绿,触起新愁。
何日家山归隐,深院下帘钩。
伯牙台冷流尘黯,荒波夜深自语。
沧海量情,焦桐阅世,付与冰丝替诉。翠阴轻护。
引一缕秋心,傍帘欲度。
流响花阴,银塘惊起瘦鸳卧。喁喁恩怨尔汝。
自阳关唱后,顿换悽楚。
废苑啼乌,寒沙啄雁,绕指乱愁无数。香消罢鼓。
渐悟到无弦,閒情休赋。送尽飞鸿,青峰江上暮。
香霏绮陌尘,粉压荒阑雪。暮寒吴馆悄,箫声绝。
东风浪蕊,玉手怜亲折。一春歌酒阔。
翠烛分烟,那堪断送芳节。离尊红泪,点点啼成血。
斜桥歌扇雨,花迎接。樨杨旧眼,一夜心先切。
争怕流莺说。此情为谁,暗中长恁伤别。
绛绡单,铅泪湿,银鸭爇香脑。
可奈春寒,怀抱被花恼。
断肠一院流莺,落红帘幕,?残笛、将花千绕。庾郎老。
醉墨题遍罗裙,花枝鬓边袅。
翠被栖香,容易玉绳晓。
纤纤澹月笼纱,酒浓花艳,梦不到、谢家池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