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沽才度,香河乍历,软红吹过通州。
古塔低迎,坝楼高压,岩疆锁钥全收。河上舣粮舟。
看担囊里粟,量鼓操筹。
响闸流澌,大通泛月,溯清游。今年麦苦无秋。
愿甘霖一沛,禾黍油油。
邑感雉飞,相廑牛喘,雨旸谁切烦忧。郊外一句留。
对树头浓绿,触起新愁。
何日家山归隐,深院下帘钩。
丁沽才度,香河乍历,软红吹过通州。
古塔低迎,坝楼高压,岩疆锁钥全收。河上舣粮舟。
看担囊里粟,量鼓操筹。
响闸流澌,大通泛月,溯清游。今年麦苦无秋。
愿甘霖一沛,禾黍油油。
邑感雉飞,相廑牛喘,雨旸谁切烦忧。郊外一句留。
对树头浓绿,触起新愁。
何日家山归隐,深院下帘钩。
此词描绘了通州郊外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开篇“丁沽才度,香河乍历,软红吹过通州”,以流畅的笔触勾勒出通州周边的地理风貌,丁沽、香河等自然景观与“软红”(指城市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由喧嚣转入宁静的意境。
接着,“古塔低迎,坝楼高压,岩疆锁钥全收”几句,通过古塔与坝楼的高低错落,形象地描绘了通州的地理特征和军事要塞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
“河上舣粮舟。看担囊里粟,量鼓操筹。响闸流澌,大通泛月,溯清游。”这一段描绘了河面上舟船穿梭,人们忙碌劳作的场景,以及夜晚月光下的河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诗意。通过“响闸流澌”、“大通泛月”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今年麦苦无秋。愿甘霖一沛,禾黍油油。”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邑感雉飞,相廑牛喘,雨旸谁切烦忧。”通过雉鸡飞翔、牛喘息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同时反映了对天气变化的关切。
最后,“郊外一句留。对树头浓绿,触起新愁。何日家山归隐,深院下帘钩。”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郊外景色,却因无法归隐而生出的新愁。他渴望在家乡的深院中,放下尘世的烦恼,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通州郊外的自然风光,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
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
远山颦处,白云无恙。自唱。
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
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
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
满意一篙春浪。
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山堂兴无际。
见团圆月照,洞庭深邃。
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
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高贵。
随形应现,鉴物无私,碧霄呈瑞。孤然爽异。
辉法界,显灵慧。
放清光万道,入户穿窗,皎皎昏蒙普济。
愿凡夫,早悟圆明,尽知此理。
长堤千里,过睢阳,隐约江山如故。
忆昔斑衣为寿日,伯仲埙篪歌舞。
博胜香囊,笑争瓜葛,膝上王文度。
西城南浦,月明扶醉归路。
重来华发苍颜,故人应怪我,平生羁旅。
仲也风流今已矣,俯仰人閒今古。
阏伯层台,六王双庙,尽是经行处。
感时怀旧,一襟清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