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
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
远山颦处,白云无恙。自唱。
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
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
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
满意一篙春浪。
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
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
远山颦处,白云无恙。自唱。
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
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
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
满意一篙春浪。
这首元代刘因的《玉漏迟·泛舟东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然的田园生活画卷。开篇以"故园平似掌"起笔,将家园比作手掌般小巧,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接着,"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世俗,过着简朴生活的决心。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诗人表示不愿效仿隐居名士如谢安(东山再起)或庞德公(鹿门隐居),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远山颦处,白云无恙"则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下片转而抒发个人情感变化,"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昔日的豪情壮志已随岁月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淡泊的渔歌生涯。"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诗人感叹时光荏苒,青春不再,但依然保持着豁达的心态。
最后,诗人期待四季美景能为幽静之人所欣赏,"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并借"花又放,满意一篙春浪"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整首词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