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双侵鬓底鸦,含桃的的破莲花。
黎明澡碗金平脱,薄暮温汤玉辟邪。
最耐内人俱国色,不知若个是家家。
白玉双侵鬓底鸦,含桃的的破莲花。
黎明澡碗金平脱,薄暮温汤玉辟邪。
最耐内人俱国色,不知若个是家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奢华的生活场景。"白玉双侵鬓底鸦"写出了人物鬓发间白玉饰品的华贵,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不凡。"含桃的的破莲花"运用比喻,将女子的肌肤比作鲜艳的含苞待放的莲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丽。
"黎明澡碗金平脱"描绘了早晨洗漱时,金质的澡碗映衬出贵族的富丽堂皇。"薄暮温汤玉辟邪"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沐浴时,用玉器盛着温水,寓意驱邪避凶,生活中的仪式感和讲究。
"最耐内人俱国色"直接赞美了内人的绝色姿容,堪比国色天香。"不知若个是家家"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如此高贵气质的疑惑,不知这样的美是否只属于宫廷,而非寻常百姓之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李驸马生活的奢华与内人的国色,体现了作者王世贞对于权贵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慨。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坱。
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凭高望。
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时问葛陂龙杖。
更准备、雪中鹤氅。
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无尽藏。
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宰相。
星转晓天,戍楼听、单于吹彻。
拥翠被香残,霜杵尚喧落月。
楚江梦断,但帐底、暗流清血。
看臂销金钏,一寸眉交千结。
雨阻银屏,风传锦字,怎生休歇。
未应轻散,磨宝簪将折。玉京缥缈,雁鱼耗绝。
愁未休、窗外又敲黄叶。
母弃子,子幼情可怜。子长母还去,为子宜思愆。
龙争虎斗事翻覆,宝玦王孙捐骨肉。
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
奈何一朝辞故帏,子也恸哭牵母衣。
母今弃儿不敢怨,父在深恩母当念。
母如不闻竟不留,黄昏门掩青灯愁。
负米归来饮残泣,他家儿女何绸缪。
噫嘘嚱,迩来万事足悲咤,负德辜恩满天下。
丈夫尽为温饱谋,妇人何得毋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