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郑氏阁》
《登郑氏阁》全文
宋 / 黄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林泉无价自由身,缰锁登临趣未真。

望处好山俱得力,夜应明月不孤人。

任从心外烦于蚁,长对樽中别有春。

当日若知风物胜,定移鸡犬过江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zhèngshì
sòng / huángshù

línquánjiàchóushēnjiāngsuǒdēnglínwèizhēn

wàngchùhǎoshānyìngmíngyuèrén

rèncóngxīnwàifánchángduìzūnzhōngbiéyǒuchūn

dāngruòzhīfēngshèngdìngquǎnguòjiāngbīn

翻译
我如同林中的清泉,自由自在,但攀登的乐趣并未完全真实。
极目远望,美丽的山峦仿佛都在助我力量,夜晚的明月也不会让我感到孤单。
尽管心中常有如蚂蚁般的烦恼,但我总能在酒杯中找到另一种春天的滋味。
如果早知道这里的风景如此优美,我一定会带着家禽家畜搬到江边居住。
注释
林泉:比喻自由的生活或心境。
无价:无比珍贵。
缰锁:束缚,比喻限制。
登临:登山游览。
趣未真:乐趣尚未真正体验到。
望处:远望之处。
俱得力:都给予力量。
孤人:孤独的人。
心外:内心之外,指外部困扰。
烦于蚁:像蚂蚁般的烦恼。
樽中:酒杯中。
别有春:另有一番春天的感觉。
风物胜:优美的风景。
鸡犬:借指家禽家畜。
过江滨:搬到江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的《登郑氏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首句“林泉无价自由身”,以“林泉”象征自然,强调了作者追求不受束缚的自由心境。次句“缰锁登临趣未真”,则通过“缰锁”比喻世俗的拘束,表达了对真正乐趣的渴望。

第三句“望处好山俱得力”,描绘了登高远望时,山水之美给予心灵的力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宽广胸怀。第四句“夜应明月不孤人”,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色中的宁静与陪伴,即使在夜晚,明月也仿佛能理解并慰藉孤独的心灵。

第五句“任从心外烦于蚁”,表明诗人愿意抛开尘世烦恼,即使外界纷扰如蚂蚁般琐碎,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一句“当日若知风物胜,定移鸡犬过江滨”,表达了如果早知这里的风景如此优美,他甚至愿意带着家人一同迁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登阁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黄庶
朝代:宋   字:亚父   籍贯:宋洪州分宁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猜你喜欢

挽卓生甫二首·其二

袖携文满卷,下问及深衣。

拟议金难订,稽迟璧未归。

重逢何日是,一梦已人非。

宿草自春处,老心东向飞。

(0)

到倪庵

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

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

石路傍山甃,涧源何处寻。

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

(0)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其二鸿禧观

停舟过桥去,两岸绿垂杨。

绕屋水为界,入门花满廊。

如今为道观,闻昔是书堂。

此意与谁说,春风湖渺茫。

(0)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其一

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然。

家事青山外,春心白发前。

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

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

(0)

王得淦招饮席上二首·其一

亲戚疏疏已晓星,杯中滴滴是真情。

近来此酒谁家有,除却旗亭无笑声。

(0)

又次韵帅初诸前七首·其三

世机毒甚含沙蜮,民命危于减水鱼。

幸有柴门自深闭,不妨窗下蠹残书。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