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宫生日六首·其四乙未》
《东宫生日六首·其四乙未》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应律随豳雅,旋杓建戌方。

前星迎霁色,重日丽晨光。

笙管青霞外,宫庭碧玉傍。

本支周道盛,羽翼汉图昌。

左右人皆正,刑名学未遑。

编年听司马,说礼付高堂。

天乐来三殿,人心系八荒。

黄华秋更媚,皓月闰偏长。

清赏新奎壁,承华旧典章。

维熊千岁祝,英略似君王。

(0)
注释
律:古代音乐的法则。
豳雅:古代地区的风俗雅致。
旋杓:古代测量时间的器具,指勺子。
戌方:古代方位之一,指西方。
霁色:雨后放晴的天空。
重日:双重阳光,可能指日出或日落。
刑名:刑法、法理。
编年:按年份编排的历史记录。
奎壁:星宿名,象征吉祥。
维熊:古代对国君的尊称,比喻贤明的君主。
英略: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翻译
遵循古代的律令,如同豳地的雅韵,勺柄指向戍时方位。
启明星迎接雨后的晴空,双重阳光照亮清晨。
笙笛声在青霞之外回荡,宫殿四周环绕着碧玉般的环境。
周朝的分支繁盛,如鸟之羽翼,助益汉家图腾昌盛。
身边的人品行端正,但刑法与学术尚未详尽研究。
编年史由司马掌管,礼仪讲解交付给长辈。
天籁之音回荡在三殿,人们的心牵挂着四方。
秋天的菊花更加娇艳,闰月因之显得特别漫长。
新的奎宿和璧月带来清雅的赏鉴,承袭着古老的典章。
千年的祝福献给维熊,英明的策略如同君王般卓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庆祝东宫(太子)生日而作,以颂扬和祝福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节律与古代雅乐的和谐,以及北斗七星(建戌方)的象征,展现了节日的庄重气氛。前星迎接雨过天晴的色彩,双日并照,寓意光明与希望。

诗人进一步赞美了宫廷音乐的悠扬和礼仪的庄重,暗示东宫在国家未来的繁荣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期望东宫周围的人品行端正,但同时也指出当前政务繁忙,学习礼制的时间有限。他推崇编年史的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东宫对天下人心的凝聚作用。

“天乐”、“人心”、“黄华”和“皓月”等意象,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祥瑞,闰月的延长则寓意着丰饶和吉祥。诗人还提及了新的天文现象——奎壁(星象),以及承袭传统的承华典礼,再次表达了对东宫的赞美。

最后,诗人祝愿东宫如熊罴般威猛,智慧和领导才能如同君王,预示着国家的长久繁荣。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皇家继承人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子陵台

曾与刘郎共起居,如何不肯受除书。

最怜人笑先生错,正好为官却钓鱼。

(0)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相以以诗跋尾遂为七言因而寄及谨用拙篇纪咏

首阳垂范远,吏部属辞深。

染翰著嘉尚,系言光德音。褒崇亘千?,精妙极双金。

题咏益珍秘,用昭贤彦心。

(0)

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觜画水求鱼有曰信天缘者常开口待鱼感之赋三诗·其三信天缘

信天缘,何为者,非达亦非贤。

终朝开咮不敢仰,待鱼落咮急下咽。

大鱼变化小鱼黠,谁肯效命于尔前。

皇天日月高,无心怜尔曹。

几欲强求索,岂不鉴漫画。

(0)

秋适

今日秋光远,吾意亦以閒。

置此清羸身,茄菼薏苡间。

一别嵩阳县,二纪不得还。

几处逢新秋,幽梦著旧山。

木落淮南旧,水流日柴关。

(0)

阴山女歌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0)

一雨一月强,天地同翳如。

大风半夜起,上下痛扫除。

彼苍不自压,人力端奈渠。

不然何特异,摇荡此寰区。

痴儿怖惧起,无衣冻不苏。

尚恐山岳仆,宁暇小物谋。

人生所托微,造化仁有馀。

明朝木杪静,晏晏看天衢。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