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常引》
《太常引》全文
宋 / 沈端节   形式: 词  词牌: 太常引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天远树冥冥。

怅好梦、才成又惊。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应是困瞢腾。

问心绪、而今怎生。

(0)
注释
三三五五:指数量不规则的行人或事物。
短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的设施,有长亭和短亭之分。
解:懂得,知道。
送人行:送别行人。
天远:天空辽阔。
树冥冥:树木茂密,显得深远。
好梦:美好的梦境。
才成又惊:刚刚开始就突然被打断。
夜堂:夜晚的厅堂。
小楼:小楼阁。
钟断:钟声停止。
归路已闻莺:回家的路上已经能听到黄莺的鸣叫。
困瞢腾:困倦迷茫的样子。
心绪:心情,情绪。
怎生:怎么样,如何。
翻译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
天远树冥冥,怅好梦、才成又惊。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
应是困瞢腾,问心绪、而今怎生。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太常引》,出自宋代文学家沈端节之手。全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三三五五短长亭,都只解、送人行。天远树冥冥。怅好梦、才成又惊。"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三三五五指的是路途的曲折,短长亭则是送别之地。"都只解"意味着每个人都在解缰绑,即将分别。"天远树冥冥"表现了天边树木的迷离感,增添了一种无尽的愁绪。而"怅好梦、才成又惊"则是说刚刚形成美好的愿望或梦想,却又被惊醒,这里暗示了人生易逝,梦想难以长存。

"夜堂歌罢,小楼钟断,归路已闻莺。应是困瞯腾。问心绪、而今怎生。"

最后四句则描写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思索。"夜堂歌罢"和"小楼钟断"构造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氛围,而"归路已闻莺"则是说归途中已经听到了燕子的叫声,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应是困瞯腾"这里的"瞯"字形容的是眼睛疲惫的样子,意味着作者可能因为思念而难以成眠。最后的"问心绪、而今怎生"则是在询问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刻该如何自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夜晚独处时的情感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易逝、梦想难以长存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理挣扎。沈端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才情。

作者介绍

沈端节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约之,吴兴人,寓居溧阳。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尝为芜湖令,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公元一一八二年前后)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克斋集》,已佚。又有《克斋词》一卷。《全宋词》收录其词45首。《文献通考》吐属温雅,颇具风姿。《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八《克斋词》提要云:“其吐属婉约,颇具风致,固不以《花庵》、《草堂》诸选不见录减价矣。”
猜你喜欢

送蔡员外之徐州

圣明垂意在南方,手诏常颂御座傍。

治粟正同王内史,能书复似汉中郎。

衣裘荏苒经燕月,关塞逶迤入楚乡。

盐铁纷纷谁论难,待君筹策献岩廊。

(0)

同姚元白吴化卿欧桢伯登毗卢阁

禁城残日渐栖乌,杰阁高凭见帝都。

霜外白榆连睥睨,云中金刹拥浮图。

南来书札还看雁,北望风尘欲射乌。

落叶可堪成聚散,新丰那惜酒频沽。

(0)

大慈仁寺国姻辞侯隐于此

高台临净土,远近见神州。

吉梦曾徵帝,真僧昔让侯。

珠璎从喜舍,金碧尽冥搜。

有树皆成宝,无枝不似虬。

路人频折柳,羁客倦登楼。

一见王孙草,方知久滞游。

(0)

脩复山中旧社

寥落空山里,当时结社莲。

吟尊移竹外,钓舫落池边。

草奏三千牍,追游十八贤。

云泥怜鹄举,岁月隔鸾笺。

猿鹤看交态,烟霞怆结缘。

树犹江揔宅,耕是汶阳田。

往事成陈迹,今吾岂故年。

还怜稽吕驾,同在夜灯前。

(0)

七夕别张羽王得平字

隐树风初起,临阶月乍明。

故人千里别,仙媛隔年情。

爽气侵鸾扇,轻阴下凤城。

惜无双宝剑,浊酒见生平。

(0)

过刘刑曹仲恭出先世所藏名贤翰札相示

华省归常晚,明灯坐不迟。

雨凉新草径,风静落花枝。

物论中朝在,文章故老贻。

西园叨胜引,清夜可无诗。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