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其二》
《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岩前数步到幽房,岩里聊安息偃床。

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

三伏屡来君莫厌,流年背我去堂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一处幽静之地避暑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岩前数步到幽房”,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喧嚣世界步入宁静之所的过程,仿佛是心灵的一次洗礼。接着,“岩里聊安息偃床”一句,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寻求心灵的安宁。

“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清风比作潇洒的舞者,而“休弹白雪恐凄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环境的和谐与宁静,避免任何可能带来哀愁或不悦的因素。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界的感受,地籁即自然界的声响,天花则是比喻美好的事物,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些美好会如雨后花朵般飘落,留下香气。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三伏屡来君莫厌,流年背我去堂堂”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接纳与理解,同时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流年”指的是流逝的岁月,“堂堂”形容时间的不可阻挡,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不可逆转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怀林答偈附

亦知都府内,事事无不有。

只是从外来,令人难长守。

(0)

哭耿子庸·其四

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恻恻。

太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

缓言微风入,疾言养叔射。

粗言杂俚语,无不可思绎。

和光混俗者,见之但争席。

浩气满乾坤,收敛无遗迹。

时来一鼓琴,与君共晨夕。

已矣莫我知,虽生亦何益。

(0)

悼故光禄卿李子静三首·其一

凤凰池上著朝衫,文彩风流侧帽檐。

化鹤空归华表夜,无人识得旧官衔。

(0)

雨夜

甘雨及时催稻花,随风入夜点平沙。

东陂南陌通村路,割尽黄云万亿家。

(0)

新滩

登舟一望日平西,倒削芙蓉两岸齐。

乱石横江飞白浪,涛声日夜冷凄凄。

(0)

饯东山寺

歌舞东山落日斜,碧纱常护旧龙蛇。

廿年重到惊陈迹,感慨春云万里赊。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