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及时催稻花,随风入夜点平沙。
东陂南陌通村路,割尽黄云万亿家。
甘雨及时催稻花,随风入夜点平沙。
东陂南陌通村路,割尽黄云万亿家。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的宁静与生机。首句“甘雨及时催稻花”,以“甘雨”开篇,既点明了季节与气候特点,又暗示了雨水对农作物的滋养作用,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次句“随风入夜点平沙”,通过“随风”和“入夜”两个动态词,展现了雨滴在夜晚轻柔地洒落在平旷之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诗意的氛围。
接着,“东陂南陌通村路”一句,将视线从广阔的平沙拉回到乡村的道路,通过“东陂”和“南陌”的具体地点描述,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于田间道路的影响。最后,“割尽黄云万亿家”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稻田比作“黄云”,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同时“割尽”二字则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重要作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慷慨给予的赞美和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夜滋润大地、万物生长的和谐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农耕生活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恩之心。
黄山百千峰,兹何独称长?
大巧不炫奇,尊严故无两。
中天开帝廷,万灵此朝飨。
肃穆垂冕旒,森严排甲仗。
梯空一万重,拔地九千丈。
烟云升及腰,日月行在掌。
群山自言尊,对之失气象。
譬如见真人,群雄自头抢。
苍苍百里外,孤标已瞻仰。
即之如可亲,攀之莫能上。
石阙望峨峨,天桥瞩朗朗。
载肉无由升,徒然结遐想。
黄梅前后雨,苦兼旬、独自带愁听。
早池塘水满,鱼虾欲上,鸥鹭堪盟。
偏是画帘深掩,檐际泻泉声。
六月生秋意,翠袖凉轻。
记得西窗旧事,惯挑灯款语,共谱茶经。
奈年华如矢,清梦冷桃笙。
任氤氲、炉篆香细,暗撩人、几许别离情。
无聊赖、把金钱卜,甚日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