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其四》
《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其四》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平生爱武林,湖山良可娱。

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

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

浮家同志和,来往得自如。

樽中酒不空,乐死不愿馀。

那知今乃尔,此怀坐成虚。

已矣何所道,万法皆本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战争破坏的感慨。

首句“平生爱武林,湖山良可娱”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武林山水的喜爱之情,认为这里的湖光山色足以让人感到愉悦。接着,“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两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昔日美丽的景致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无奈。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湖边购买一处房产,建造自己的居所的愿望。“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在绿树环绕的屋舍中,亲手种植千株松树,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浮家同志和,来往得自如”描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生活,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山水之间的情景。“樽中酒不空,乐死不愿馀”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快乐,甚至愿意以这种快乐为满足,不求更多的愿望。

然而,“那知今乃尔,此怀坐成虚”转折处,诗人感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原本的美好愿望如今只能成为泡影。“已矣何所道,万法皆本无”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感叹世事无常,一切皆为空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令狐焕赴阙

渚宫遥落日,相送碧江湄。

陟也须为相,天乎更赞谁。

风高樯力出,霞热鸟行迟。

此去多来客,无忘慰所思。

(0)

古塞上曲七首·其二

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

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

故国今何处,参差近鬼方。

(0)

宁王山池

水势临阶转,峰形对路开。

槎从天上得,石是海边来。

瑞草分丛种,祥花间色栽。

旧传词赋客,唯见有邹枚。

(0)

燕昭王墓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

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

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

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

(0)

寄第五尊师

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

只说泊船无定处,不知携手是何人。

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欲访先生问经诀,世间难得不由身。

(0)

途中逢刘知远

吴楚烟波里,巢由季孟间。

只言无事贵,不道致身闲。

别渚莲根断,归心桂树顽。

空劳钟璞意,尘世隔函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