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其中,“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两句,以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梯桥比作通天之路,既表达了诗人对高耸桥梁的惊叹,也映射出心中那份想要飞扬的愿望。这里的“乍似上青冥”,描绘的是桥像要直达蓝天的壮观景象;而“初疑蹑菡萏”则是对桥的高度的一种夸张,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成仙的资质,但依然想象着能够跨越一切困难的勇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挑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坚强与不屈。这里,“自无飞仙骨”承认了现实中的局限,而“欲度何由敢”则展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力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梯桥这一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内心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深切渴望。
春江绿涨桃花水,日夜东流几千里。
买得门前舴艋舟,青笠绿蓑烟雨里。
一面红颜双鬓白,老去□为钓鳌客。
鱼竿随处拂珊瑚,酒盏有时倾琥珀。
歌试沧浪尘不染,天际夕阳霞闪闪。
西塞山前便是家,归时肯畏风波险。
红楼十二阑干曲,有意凭高旷心目。
前山风景尽堪观,不似飞泉声漱玉。
香炉峰头瀑布流,水帘洞口悬清秋。
谪仙赋咏□千古,南华一出诗庄周。
溪藤一幅写斯景,意匠经营在俄顷。
薛君持之求我题,石阑点笔苍苔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