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古风  押[感]韵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0)
注释
乍似:突然好像。
青冥:天空。
蹑:踩踏。
菡萏:荷花。
飞仙骨:神仙般的轻盈之躯。
度:飞渡。
何由:怎么能够。
敢:有胆量。
翻译
突然仿佛升入了青天之上,起初还以为踏在荷花之上。
自己并没有神仙般的轻盈之躯,想要飞渡又怎能有胆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其中,“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两句,以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梯桥比作通天之路,既表达了诗人对高耸桥梁的惊叹,也映射出心中那份想要飞扬的愿望。这里的“乍似上青冥”,描绘的是桥像要直达蓝天的壮观景象;而“初疑蹑菡萏”则是对桥的高度的一种夸张,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成仙的资质,但依然想象着能够跨越一切困难的勇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挑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坚强与不屈。这里,“自无飞仙骨”承认了现实中的局限,而“欲度何由敢”则展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力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梯桥这一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内心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赠玉峰道人

联骑向郊坰,争言礼岁星。

君应有膻行,我得问熊经。

石髓缘非薄,云将迹更冥。

何年寻汗漫,吹笛楚山青。

(0)

胡文定公书院·其一

文定祠堂衡岳下,岳云祠榜映崔嵬。

千年弦诵馀岩宝,长遣山灵护绿苔。

(0)

谒南岳·其三

万壑云岚浩荡开,千重泉溜泻萦回。

始怜奇僻非人境,尘迹何缘此度来。

(0)

赠汪尉

裘马去翩翩,人称县尉仙。

榜歌津柳外,官舍海云边。

鱼蟹环溪市,蒹葭入野田。

相送忆佳政,无为别兴牵。

(0)

题薛宗载扇面二首

春江绿涨桃花水,日夜东流几千里。

买得门前舴艋舟,青笠绿蓑烟雨里。

一面红颜双鬓白,老去□为钓鳌客。

鱼竿随处拂珊瑚,酒盏有时倾琥珀。

歌试沧浪尘不染,天际夕阳霞闪闪。

西塞山前便是家,归时肯畏风波险。

红楼十二阑干曲,有意凭高旷心目。

前山风景尽堪观,不似飞泉声漱玉。

香炉峰头瀑布流,水帘洞口悬清秋。

谪仙赋咏□千古,南华一出诗庄周。

溪藤一幅写斯景,意匠经营在俄顷。

薛君持之求我题,石阑点笔苍苔冷。

(0)

林檎

异种相传蜀郡生,老僧何事独留情。

也知不是贪滋味,爱此累累果实成。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