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秋时节的风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凉爽秋天的喜悦,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这几句诗通过檐树摇曳、风从西南而来的描写,传达了秋风带来的凉爽气息,同时,红色的酒香消逝,碧绿的窗纱轻扬,营造出一个清新脱俗的氛围。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感到的清凉与舒适,没有一丝尘埃,环境异常清洁。
接着,"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这几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夏末秋初时节转换的喜悦,以及在这清凉的环境中,无论是行走、坐着还是躺着,都能感到身体舒适、心情悠然。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这里提到的“美人”可能是指诗人的友人或知己,而“旌旗绕楼台”则营造了一种祥和、庄重的氛围。诗人感叹,即使不是隔绝于世的仙境,也难以见到如此美好的人和景象。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这几句诗中,“蝉迎节又换”指的是时光的流逝,而“雁送书未回”则表现了对远方友人书信的期待。接下来,诗人感慨于自己的年华与地位的变化,以及时间的不待人,不如举杯畅饮,以平生之酒,洗净世俗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河水有时浊,不如井水清。
流水有时激,不如止水平。
平以正其命,清以全其贞。
夫人完大节,儿女垂令名。
深闺倡风节,阖郡多贞婴。
宁从封氏死,不学息妫生。
缅怀伊伯氏,彤管表风声。
改邑不改井,有如白水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