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周公兄弟相杀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贵常多患祸婴,贫贱亦复难为情。
身随衣食南与北,至亲安能常在侧。
谓言黍熟同一炊,欻见陇上黄离离。
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食黍行》。通过对周公兄弟相残和李斯父子被灭三族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于富贵与贫贱两种生活状态中人们都难以避免灾祸的感慨,以及对于亲情易逝去的无常之感。诗中“身随衣食南与北”一句,强调了人的生存状况往往随环境变化而改变,而“至亲安能常在侧”则表达了对亲人难以长久陪伴的哀伤。
接着,“谓言黍熟同一炊”和“欻见陇上黄离离”两句,通过对黍(一种粮食)的成熟及其色泽变化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游人中道忽不返,从此食黍还心悲”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事变迁的悲凉之情。一旦亲人或朋友在旅途中突然不再归来,连平日里简单的食物也会变得充满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个人遭遇以及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悟。
旧岁已趣驾,为我不少迟。
凡心畏增年,而岁岂容追。
丈夫有蠖屈,牢落天南涯。
收功英妙年,豪杰彼一时。
宁当如秦越,坐视瘠与肥。
邻翁意诚厚,酌酒宽愁悲。
慇勤何时忘,祝我致好辞。
抚世非吾事,诸公正扶衰。
人言祖意不可说,未动唇吻先卷舌。
虽然说著也不妨,道火何曾口边热。
若作说会一重关,不作说会万重山。
自家肚皮自家划,莫被傍人开眼瞒。
忍禅少年心踊跃,买双草鞋穿两脚。
天台南岳走一遭,铁额铜头须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