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祖真赞》
《二祖真赞》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赞

缺齿老胡不敢说,一夜谩天三尺雪。

神光初只立齐腰,大地到今寒彻骨。

寒彻骨,金刚扶起泥人佛。

樵歌渔唱乐升平,灵芝瑞草年年出。

(0)
鉴赏

这首诗《二祖真赞》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禅宗二祖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缺齿老胡不敢说”,以“缺齿老胡”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二祖的谦逊与智慧,暗示其言语不多,却深藏玄机。“一夜谩天三尺雪”,则以一夜大雪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二祖精神的深远与广袤,以及其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神光初只立齐腰,大地到今寒彻骨。”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二祖的影响力,从最初的微小开始,逐渐扩展至遍及整个世界,其影响如同严冬的寒冷,深入人心,永不消散。这里运用了“神光”这一佛教术语,强调了二祖精神的光芒与力量。

“寒彻骨,金刚扶起泥人佛。”这句话巧妙地将二祖的精神比作“金刚”,坚硬而不可动摇,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坚定。同时,“泥人佛”则代表了众生,二祖的精神如同金刚般支撑着每一个生命,使之得以成长与觉醒。

最后,“樵歌渔唱乐升平,灵芝瑞草年年出。”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安宁、生机勃勃的画面,象征着二祖精神的传播与影响,不仅带来了社会的繁荣与和平,还促进了自然界的繁荣,灵芝与瑞草的年年生长,寓意着佛法的不断传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二祖真赞》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生动地展现了禅宗二祖的非凡精神与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训世孝弟诗十首·其十

子孝亲兮弟敬哥,丈夫休听室人唉。

眼前金帛毋嫌少,膝下儿孙不厌多。

但得家和贫也好,若教不义富如何。

王韩孝友垂青史,子孝亲兮弟敬哥。

(0)

代书谢王胜之学士寄莱石茶酒器

东山有石若琼玖,匠者追琢可盛酒。

君子得之惜不用,慇勤远寄林下叟。

林叟从来用瓦盏,惊惶不敢擎上手。

重诫儿童无损伤,缄藏复以待贤友。

未知贤友何时归,男子功名未成就。

朝廷先从忧者言,方今莫如二虏丑。

汉之六郡限辽西,唐之八州隔山后。

自馀瓜沙甘与凉,中原久而不能有。

奈何更饵以金帛,重困吾民犹掣肘。

若非堂上出奇兵,安得阃外拉馀朽。

直可逐去此曹辈,西出玉门北逾口。

城下狐狸既不存,路上豺狼自无走。

太阳烜赫耀天衢,氛妖接变匿尘垢。

功成不肯受上赏,印解黄金大于斗。

乞洛辞君出国门,归鞍暖拂天街柳。

千官如壁遮道留,仰面弄鞭不回首。

乡人夹路迎大尹,醉拥旌幢锦光溜。

下车拜墓还政馀,不访公门访亲旧。

始知此器用有时,吾当为君献眉寿。

(0)

春尽后园闲步

绿树成阴日,黄莺对语时。

小渠初潋滟,新竹正参差。

倚杖闲吟久,携童引步迟。

好风知我意,故故向人吹。

(0)

自咏

天下更无双,无知无所长。

年颜李文爽,风度贺知章。

静坐多茶饮,闲行或道装。

傍人休用笑,安乐是吾乡。

(0)

伤足

灾由无妄得,为患固非深。

乖已摄生理,贻亲忧虑心。

乍然艰步履,偶尔阻登临。

逾月方能出,难忘乐正箴。

(0)

自庆吟

俗阜知君德,时和见帝功。

况吾生长老,俱在太平中。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