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齿老胡不敢说,一夜谩天三尺雪。
神光初只立齐腰,大地到今寒彻骨。
寒彻骨,金刚扶起泥人佛。
樵歌渔唱乐升平,灵芝瑞草年年出。
缺齿老胡不敢说,一夜谩天三尺雪。
神光初只立齐腰,大地到今寒彻骨。
寒彻骨,金刚扶起泥人佛。
樵歌渔唱乐升平,灵芝瑞草年年出。
这首诗《二祖真赞》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禅宗二祖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缺齿老胡不敢说”,以“缺齿老胡”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二祖的谦逊与智慧,暗示其言语不多,却深藏玄机。“一夜谩天三尺雪”,则以一夜大雪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二祖精神的深远与广袤,以及其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神光初只立齐腰,大地到今寒彻骨。”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二祖的影响力,从最初的微小开始,逐渐扩展至遍及整个世界,其影响如同严冬的寒冷,深入人心,永不消散。这里运用了“神光”这一佛教术语,强调了二祖精神的光芒与力量。
“寒彻骨,金刚扶起泥人佛。”这句话巧妙地将二祖的精神比作“金刚”,坚硬而不可动摇,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坚定。同时,“泥人佛”则代表了众生,二祖的精神如同金刚般支撑着每一个生命,使之得以成长与觉醒。
最后,“樵歌渔唱乐升平,灵芝瑞草年年出。”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安宁、生机勃勃的画面,象征着二祖精神的传播与影响,不仅带来了社会的繁荣与和平,还促进了自然界的繁荣,灵芝与瑞草的年年生长,寓意着佛法的不断传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二祖真赞》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生动地展现了禅宗二祖的非凡精神与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
东山有石若琼玖,匠者追琢可盛酒。
君子得之惜不用,慇勤远寄林下叟。
林叟从来用瓦盏,惊惶不敢擎上手。
重诫儿童无损伤,缄藏复以待贤友。
未知贤友何时归,男子功名未成就。
朝廷先从忧者言,方今莫如二虏丑。
汉之六郡限辽西,唐之八州隔山后。
自馀瓜沙甘与凉,中原久而不能有。
奈何更饵以金帛,重困吾民犹掣肘。
若非堂上出奇兵,安得阃外拉馀朽。
直可逐去此曹辈,西出玉门北逾口。
城下狐狸既不存,路上豺狼自无走。
太阳烜赫耀天衢,氛妖接变匿尘垢。
功成不肯受上赏,印解黄金大于斗。
乞洛辞君出国门,归鞍暖拂天街柳。
千官如壁遮道留,仰面弄鞭不回首。
乡人夹路迎大尹,醉拥旌幢锦光溜。
下车拜墓还政馀,不访公门访亲旧。
始知此器用有时,吾当为君献眉寿。
《代书谢王胜之学士寄莱石茶酒器》【宋·邵雍】东山有石若琼玖,匠者追琢可盛酒。君子得之惜不用,慇勤远寄林下叟。林叟从来用瓦盏,惊惶不敢擎上手。重诫儿童无损伤,缄藏复以待贤友。未知贤友何时归,男子功名未成就。朝廷先从忧者言,方今莫如二虏丑。汉之六郡限辽西,唐之八州隔山后。自馀瓜沙甘与凉,中原久而不能有。奈何更饵以金帛,重困吾民犹掣肘。若非堂上出奇兵,安得阃外拉馀朽。直可逐去此曹辈,西出玉门北逾口。城下狐狸既不存,路上豺狼自无走。太阳烜赫耀天衢,氛妖接变匿尘垢。功成不肯受上赏,印解黄金大于斗。乞洛辞君出国门,归鞍暖拂天街柳。千官如壁遮道留,仰面弄鞭不回首。乡人夹路迎大尹,醉拥旌幢锦光溜。下车拜墓还政馀,不访公门访亲旧。始知此器用有时,吾当为君献眉寿。
https://shici.929r.com/shici/AIV7y5bY.html
绿树成阴日,黄莺对语时。
小渠初潋滟,新竹正参差。
倚杖闲吟久,携童引步迟。
好风知我意,故故向人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