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三首·其三》
《偶成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杞人岂其愚,天坠亦时有。

或言天无坠,有坠坠当久。

或言数苟及,死亡十而九。

相牵入黄垆,谁复论好丑。

眼见女娲氏,炼石补柱朽。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的《偶成三首》之三。诗中以“杞人忧天”的典故开篇,引出对天塌地陷现象的探讨与思考。诗人通过假设性的对话,表达了对命运、生死、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深刻反思。

“杞人岂其愚,天坠亦时有。” 开篇即以“杞人忧天”的故事为引子,提出疑问:难道担忧天会塌下来的人是愚蠢的吗?事实上,天塌地陷并非不可能之事。接着,诗人引入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讨论这一问题:“或言天无坠,有坠坠当久。” 有人认为天不会塌下来,但如果真的塌下来,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言数苟及,死亡十而九。” 另一派则认为,按照自然规律,大部分生命都将面临死亡的命运。

随后,诗人进一步展开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相牵入黄垆,谁复论好丑。” 在面对生死无常和自然法则的压迫下,人们相互依存,却很少有人去评判美丑。这里暗含着对人类社会中价值判断的反思,以及在面对生死大限时,人们普遍的无力感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

最后,“眼见女娲氏,炼石补柱朽。” 这一句借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故事,暗示人类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同时也寄托了对重建与希望的渴望。女娲补天虽能暂时修复,但柱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假设、对比和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死、命运、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哲学、伦理和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淮北道中

沙滩高下浴凫鹥,新出菰蒲绿未齐。

移橘过淮应化枳,种杨当路半生稊。

船头鼓角频逢驿,河上金钱浪筑堤。

醉后无端千里梦,直随明月到深闺。

(0)

三月十七日冯素生偕诸同社过访山斋

只剩春光十日奢,空斋兀兀忆天涯。

几回约醉扶头酒,犹及同看婪尾花。

小品试挑来燕笋,隔年还煮伏龙茶。

四方谁唱升平乐,我辈如何报物华。

(0)

客中九日

帝城佳节又重阳,聊为登临一望乡。

万里高秋来爽气,千山寒碧洗浓妆。

丹枫江上飘霜冷,黄菊尊前对酒芳。

正忆茱萸兄弟会,忽惊归雁两三行。

(0)

月夜集余太史宅观白药

冰姿绰约照人寒,锦席淹留尽客欢。

上苑名花春后得,美人遥夜月中看。

高歌脱帽狂呼酒,半醉移灯数倚阑。

明日还来可乘兴,莫教风露暗摧残。

(0)

刘璧亭年丈招饮舟中

树影离离河水流,使君载酒泛沧洲。

捲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

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

(0)

再荷存问纪恩二首·其二

一从揆路谢簪裾,两荷君王问起居。

林卧尚承三锡宠,衮褒仍拜十行书。

江湖迹远丹心在,霄汉恩长白发疏。

易辙调弦今日事,葵衷欲献转踌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