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盈轩翠,栽花满圃红。
著书评百代,守节避三公。
皎洁升坛玉,孤高渐陆鸿。
清名若嵩少,万仞亘长空。
种竹盈轩翠,栽花满圃红。
著书评百代,守节避三公。
皎洁升坛玉,孤高渐陆鸿。
清名若嵩少,万仞亘长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生活与志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学问的执着。首句“种竹盈轩翠,栽花满圃红”以竹与花的对比,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竹的青翠与花的艳丽相映成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在世界的繁华。
接着,“著书评百代,守节避三公”两句,揭示了诗人不仅醉心于自然之美,更致力于学问的积累与传承,通过著作评价历史,坚守节操,拒绝权贵的诱惑,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独立的精神世界。
“皎洁升坛玉,孤高渐陆鸿”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将他比作纯洁无瑕的美玉和高傲的鸿雁,强调其人格的高洁与超凡脱俗。最后,“清名若嵩少,万仞亘长空”以嵩山和天空为喻,赞美诗人的名声如同巍峨的嵩山,长久而深远,仿佛横跨于广阔的天空之上,寓意其声名远播,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品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理想、崇尚自然、坚持自我、追求永恒的精神风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风凄漏永暗银河,滴响空阶碎玉壶。
无那骚心思纷坠,且教高咏和寒梧。
闲心欲寄云中鹤,逸兴旋怀江上鲈。
莫使扶摇不可即,他年惆怅旧时粗。
空房夜气清,落月傍檐明。
念我平生友,相望隔荒城。
我老未厌书,破窗犹短檠。
君亦不奈闲,默坐数残更。
共结香火社,同寻文字盟。
王子潮州来,一笑冠攲倾。
午饭展僧钵,村醪倾客瓶。
相逢但谈道,绝口不论兵。
未免俗眼笑,屡遭时辈轻。
人生各有趣,小大俱有程。
譬彼涧底松,难伴池中萍。
云鹏与斥鴳,已矣两忘情。
一洗瘴海耳,此言君可听。
长嚣而寂,方作而息。如射破的,初不以力。
子居深山,又处绝顶。避嚣不作,二事俱屏。
往来临川,道里且千。一见我喜,如旧交然。
我欲属子,重于发言。子请则坚,之子之贤。
遍寻诸方,不主先入。唯是之从,何拘何执。
惟昔善财,我曹之师。其心广大,谁能间之。
山高海深,德则不孤。不深不高,培塿潢污。
奚必深山,惟静之守。求寂念息,以阅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