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屿》
《湖屿》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我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

水天两相际,渺渺浸坤轴。

小舟掀簸中,呕眩篷底伏。

忽然得岛屿,便欲缒船宿。

西归收惊魂,且濯泥土足。

东湖一席地,江脉自弦蓄。

烟雨相吐吞,几席染湖渌。

汀洲红白花,游泳杂凫鹜。

横流溢四海,未暇较吴蜀。

骇我时世情,风波戒平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屿
sòng / shí

fàndòngtíngbái

shuǐtiānliǎngxiāngmiǎomiǎojìnkūnzhóu

xiǎozhōuxiānzhōngǒuxuànpéng

rándǎo屿便biànzhuìchuán宿

西guīshōujīnghúnqiězhuó

dōngjiāngmàitíng

yānxiāngtūnrǎn

tīngzhōuhóngbáihuāyóuyǒng

héngliúhǎiwèixiájiàoshǔ

hàishíshìqíngfēngjièp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泛舟的景象和心情。开篇“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立即展现了壮观的水天一色之景,波涛汹涌,如同房屋般高耸,给人以压迫之感。紧接着“水天两相际,渺渺浸坤轴”进一步描绘出广阔无垠的湖光山色,以及水与天相接而难辨的境界。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小舟在波涛中摇曳,“掀簸”一词生动地传达了船只在波浪中的颠簸感,乘风破浪却又不得不“呕眩篷底伏”,表现出驾驭之艰难。诗人忽遇岛屿,便欲停泊休息,这种寻找一片安宁之地的心情流露,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西归收惊魂,且濯泥土足。东湖一席地,江脉自弦蓄”,则是诗人回忆起归途中的经历,以及在东湖的一席之地,感受着江水的流淌和自然景物的交织,这些都是对大自然美好情怀的表达。

“烟雨相吐吞,几席染湖渌。汀洲红白花,游泳杂凫鹜”,诗人通过烟雨、湖光、岸边之花以及水鸟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生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横流溢四海,未暇较吴蜀。骇我时世情,风波戒平陆”,诗人通过对水流奔腾到四海、没有时间去比较吴蜀之美,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感慨和警醒自己要在平静的土地上筑巢,表现出了对生命境遇的深刻理解与自我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沉思,是一篇融合了写景抒情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其四

拟向山中学耦耕,归来犹自急王程。

莫将猿鹤移文诮,须鉴当年报主情。

(0)

偶兴·其二

聚众谭来即有,退后閒居说无。

动分有无二见,斯人永堕迷涂。

(0)

雪中偶吟四首·其二

巀嶪白云司,乃在玄武滨。

湖中有佳果,四时常鲜新。

昔年产明珠,灼烁光四邻。

今乃伏泥滓,一望常悲辛。

堤上松愈好,日暮隐龙鳞。

(0)

雪中偶吟四首·其一

人皆笑拙宦,我独乐有馀。

浮气日以敛,性天日以舒。

名者不祥器,况复窃高誉。

洗心力澄汰,庶不负居诸。

(0)

闻报书怀四首·其二

郑重多贤辅圣君,不才自合老烟云。

儿童课罢书堂寂,种竹栽花日又曛。

(0)

省躬诗·其一二○

利荣无冀想,推挽绝偏私。

杳杳高风在,执鞭我愿之。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