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稼复樵渔,养亲还读书。
不闻官赐帛,惟见吏催租。
躬稼复樵渔,养亲还读书。
不闻官赐帛,惟见吏催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朴素而勤奋的贤者形象,他既亲自耕作捕鱼,又努力学习以照顾家庭,特别是赡养父母。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宽裕,没有得到官府的直接恩赐,反而经常面临官吏催缴赋税的压力。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底层百姓的艰辛生活和对孝道的坚守。整首诗简洁明了,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孝行美德的赞扬。
通州广文何道充,和气可挹如春风。
四载泠泠振铎声,至今闻者开盲聋。
此风传播自扬泰,欲得师者人人同。
鹿门文选知在扬,补之泰州从众公。
何君义气更喷薄,生死交情不改矱。
安溪倾盖始定交,临死后事以相托。
君之高义激秋云,携丧并子同南舶。
教子全丧谢九原,略无难色见然诺。
嗟嗟世上平生交,临难反眼若不识。
临难反眼若不识,闻君之义宁无怍。
始知动人自有本,知本可与共圣学。
愿君充此恻隐端,优与诸生入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