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何处回高眼,山寺遥临江水滨。
满地黄花聊避俗,谁家白酒未尝新。
可怜明日是九日,为问閒人能几人。
且与山灵修故事,已传西北静风尘。
清秋何处回高眼,山寺遥临江水滨。
满地黄花聊避俗,谁家白酒未尝新。
可怜明日是九日,为问閒人能几人。
且与山灵修故事,已传西北静风尘。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清凉寺登高望远的情景。首句“清秋何处回高眼”,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秋日景色的向往与探寻。接着,“山寺遥临江水滨”一句,点明了地点,山寺与江水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满地黄花聊避俗”一句,诗人借满地的菊花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之美的心境。“谁家白酒未尝新”则流露出对美食的期待,暗示了在欣赏美景之余,也渴望享受生活的乐趣。
“可怜明日是九日,为问闲人能几人”两句,巧妙地将传统节日“重阳节”融入诗中,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且与山灵修故事,已传西北静风尘”一句,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赏菊饮酒、怀念故人的温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窗中灯冷晕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八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颜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永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昽。
惊回舟而返盼,忽径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辀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钟。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馀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顾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宋·王令】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更酸颜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惜暂遇之偶然,嗟永离而莫同。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昽。惊回舟而返盼,忽径断而溪穷。目恍惚兮图画,心辀张兮梦中。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争雄。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钟。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馀风。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顾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https://shici.929r.com/shici/hd3TeXvgp.html
怃怃庭下树,阴影日已敷。
癯癯闭门人,簟席自卷舒。
高枝就远冠,曲枝挂裳裾。
还来从此息,卧视诗与书。
桓桓门外客,从徒驾骊驹。
不知来何闻,乃肯顾我闾。
呼儿往应门,谓言出在涂。
非我敢厌客,非客与我疏。
以予拙语言,无以得客娱。
一不当客意,恐与世患俱。
不如两相忘,何能效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