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
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
天颜不可见,臣意无由申。
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
东支扰天纪,反以晦为元。
我今一正之,乃见天王春。
正朔虽未同,变支有一人。
岁尽积阴闭,玄云结重垠。
是日始开朗,日出如车轮。
天造不假支,支行乱三辰。
人时不受支,支德违兆民。
留此三始朝,归我中历君。
愿言御六师,一埽开青旻。
南郊答天意,九庙恭明禋。
大雅歌文王,旧邦命维新。
小臣亦何思,思我皇祖仁。
卜年尚未逾,眷言待曾孙。
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
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
天颜不可见,臣意无由申。
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
东支扰天纪,反以晦为元。
我今一正之,乃见天王春。
正朔虽未同,变支有一人。
岁尽积阴闭,玄云结重垠。
是日始开朗,日出如车轮。
天造不假支,支行乱三辰。
人时不受支,支德违兆民。
留此三始朝,归我中历君。
愿言御六师,一埽开青旻。
南郊答天意,九庙恭明禋。
大雅歌文王,旧邦命维新。
小臣亦何思,思我皇祖仁。
卜年尚未逾,眷言待曾孙。
这首诗名为《元日》,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政治清明的深切期盼。
首句“一身不自若,竟尔堕虞尘”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仿佛自己置身于混乱之中,无法自拔。接着,“旦起肃衣冠,如见天颜亲”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敬畏,即使在暗淡的环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虔诚之心,如同面对皇帝一般庄重。
“天颜不可见,臣意无由申”表达了诗人无法直接向皇帝表达自己意愿的遗憾。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然“伏念五年来,王涂正崩沦”,回顾过去五年国家的动荡与衰败,心中充满了痛惜。
“东支扰天纪,反以晦为元”揭示了当时国家政治的混乱,东部势力的干扰使得国家的纲纪紊乱,甚至将昏暗视为新的开始。而诗人“我今一正之,乃见天王春”则表明了他决心纠正这种局面,恢复国家的春天。
“正朔虽未同,变支有一人”强调了诗人对于统一正朔的渴望,认为改变需要从一个人做起。接下来的描述“岁尽积阴闭,玄云结重垠。是日始开朗,日出如车轮”描绘了诗人对于未来光明的期待,仿佛黑暗即将过去,新的希望正在升起。
“天造不假支,支行乱三辰。人时不受支,支德违兆民”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的追求,认为自然规律不应受到人为的干扰,人们的时间不应被错误的观念所支配。
最后,“留此三始朝,归我中历君。愿言御六师,一埽开青旻。南郊答天意,九庙恭明禋。大雅歌文王,旧邦命维新。小臣亦何思,思我皇祖仁。卜年尚未逾,眷言待曾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政治清明以及对先祖的怀念与敬仰。他希望借助六军的力量扫除一切阻碍,开启新的时代,并在南郊祭祀天地,九庙祭拜祖先,以大雅之音歌颂文王,祝愿国家能够焕然一新。同时,他也思考着如何传承先祖的仁德,等待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政治清明的深切期盼,以及对先祖的怀念与敬仰。通过诗人的视角,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