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法相逢亦一时,云泉所至共娱嬉。
怪君追送不辞远,知我从来未有期。
酝造离愁成独笑,欺凌秋色有新诗。
阎浮掌上诃梨勒,去住休缠爱见悲。
因法相逢亦一时,云泉所至共娱嬉。
怪君追送不辞远,知我从来未有期。
酝造离愁成独笑,欺凌秋色有新诗。
阎浮掌上诃梨勒,去住休缠爱见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余往汉上清修白鹿二老送至龙牙作此别之》。诗中描绘了与两位高僧在修行之地的相聚与离别之情。
首联“因法相逢亦一时,云泉所至共娱嬉”,诗人以“法”为媒介,表达了与两位高僧因佛法而相遇的偶然性,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云水之间共同修行的乐趣和欢愉。
颔联“怪君追送不辞远,知我从来未有期”,诗人对两位高僧不远万里前来相送表示惊讶和感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这次相聚难以预料的感慨。
颈联“酝造离愁成独笑,欺凌秋色有新诗”,诗人通过“离愁”与“独笑”的对比,展现了面对离别的复杂心情,同时又以创作新诗来对抗秋天的萧瑟,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尾联“阎浮掌上诃梨勒,去住休缠爱见悲”,诗人以“阎浮掌上诃梨勒”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在面对离别时无需过分悲伤,应放下对爱与见的执着,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相聚的喜悦,也有对离别的哀愁,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禅宗思想和艺术风格。
草梦初回,柳眠未起,新阴才试花讯。
雏鸳迎晓偎香,小蝶舞晴弄影。
飞梭庭院,早已觉、日迟人静。
画帘轻、不隔春寒,旋减酒红香晕。
吟欲就、远烟催暝。人欲醉、晚风吹醒。
瘦肌羞怯金宽,笑靥暖融粉沁。珠歌缓引。
更巧试、杏妆梅鬓。
怕等闲、虚度芳期,老却翠娇红嫩。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笫,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