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往汉上清修白鹿二老送至龙牙作此别之》
《余往汉上清修白鹿二老送至龙牙作此别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因法相逢亦一时,云泉所至共娱嬉。

怪君追送不辞远,知我从来未有期。

酝造离愁成独笑,欺凌秋色有新诗。

阎浮掌上诃梨勒,去住休缠爱见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余往汉上清修白鹿二老送至龙牙作此别之》。诗中描绘了与两位高僧在修行之地的相聚与离别之情。

首联“因法相逢亦一时,云泉所至共娱嬉”,诗人以“法”为媒介,表达了与两位高僧因佛法而相遇的偶然性,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云水之间共同修行的乐趣和欢愉。

颔联“怪君追送不辞远,知我从来未有期”,诗人对两位高僧不远万里前来相送表示惊讶和感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这次相聚难以预料的感慨。

颈联“酝造离愁成独笑,欺凌秋色有新诗”,诗人通过“离愁”与“独笑”的对比,展现了面对离别的复杂心情,同时又以创作新诗来对抗秋天的萧瑟,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尾联“阎浮掌上诃梨勒,去住休缠爱见悲”,诗人以“阎浮掌上诃梨勒”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在面对离别时无需过分悲伤,应放下对爱与见的执着,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相聚的喜悦,也有对离别的哀愁,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禅宗思想和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柳梢青·其三

映水穿篱。新霜微月,小蕊疏枝。

几许风流,一声龙竹,半幅鹅溪。江头怅望多时。

欲待折、相思寄伊。真色真香,丹青难写,今古无诗。

(0)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次陈君衡韵

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送新愁、千里孤鸿。

摇落江蓠多少恨,吟不尽、楚云峰。往事夕阳红。

故人江水东。翠衾寒、几夜霜浓。

梦隔屏山飞不去,随夜鹊、绕疏桐。

(0)

东风第一枝.早春赋

草梦初回,柳眠未起,新阴才试花讯。

雏鸳迎晓偎香,小蝶舞晴弄影。

飞梭庭院,早已觉、日迟人静。

画帘轻、不隔春寒,旋减酒红香晕。

吟欲就、远烟催暝。人欲醉、晚风吹醒。

瘦肌羞怯金宽,笑靥暖融粉沁。珠歌缓引。

更巧试、杏妆梅鬓。

怕等闲、虚度芳期,老却翠娇红嫩。

(0)

夙兴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笫,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0)

端午帖子·其六太上皇帝阁

槐夏风清麦已秋,三千珠翠从宸游。

玉阶斗采忘忧草,水殿临观竞渡舟。

(0)

胡季亨圃中有观生亭取观天地万物生意杨诚斋赋二诗次韵·其一

物我都归造物中,存神过化本同风。

静观此理怡然顺,岂间深青与浅红。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