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都归造物中,存神过化本同风。
静观此理怡然顺,岂间深青与浅红。
物我都归造物中,存神过化本同风。
静观此理怡然顺,岂间深青与浅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他以胡季亨的观生亭为背景,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哲理的领悟。"物我都归造物中"表达了人与万物皆源于造物主的观念,强调了宇宙一体性。"存神过化本同风"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力相通,都遵循着变化的规律。"静观此理怡然顺",诗人通过静观自然,感到内心的平静和顺应自然之道的愉悦。最后"岂间深青与浅红",以色彩的对比,暗示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之美,寓言般地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繁盛的赞美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
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
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
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
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
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
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海茫茫、天北与天南,吾友定安归。
闻濡须江上,皖公山下,驾白云飞。
莽苍空郊虚野,古路立斜晖。
颜跖皆尘土,苦泪休挥。
一代锦肠绣肺,想英魂皎皎,健口霏霏。
望寒空明月,无路寄相思。
叹千古、兴亡成败,满乾坤、遗恨有谁知。
今何在,一川烟惨,万壑风悲。
气佳哉、烟紫石头城,云碧雨花台。
想东山前后,望春树绿,看晚潮回。
自古英雄豪杰,无不待时来。
拥鼻微吟处,山静花开。
商皓亦尝如此,羡苍生皆有,瞻望之怀。
但淝河洛涧,此事偶然谐。
疑是彼、八公草木,得神明、相亮不相猜。
西州泪,千年犹湿,回望兴哀。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
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
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