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雁字》
《和人雁字》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划然斜去和天晓,夜火相惊事已虚。

春信写来无款识,东君胸次亦恢疏。

最难读似成文蠹,不乱行如水上鱼。

勿讶羲之笔神骏,换鹅瘗鹤是临书。

(0)
鉴赏

这首诗以雁字为题,描绘了雁群在天空中划出的轨迹与天边拂晓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界的灵动与诗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

首句“划然斜去和天晓”描绘了雁群在晨光初现时,划过天空的动态美,仿佛与天边的黎明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接下来,“夜火相惊事已虚”则通过想象夜晚雁群间的互动,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

“春信写来无款识,东君胸次亦恢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雁群的迁徙比作春的信息传递,暗喻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循环。同时,诗人巧妙地将“东君”(春神)与雁群的行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自然界秩序的赞美。

后半部分“最难读似成文蠹,不乱行如水上鱼”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雁群的飞行轨迹比作文字中的笔画,既表现了雁群飞行的有序与美感,也隐含了对自然界中微妙平衡的思考。最后,“勿讶羲之笔神骏,换鹅瘗鹤是临书”以王羲之的书法和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相通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之间相互启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群迁徙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寄淮南友人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0)

玉女舞霓裳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0)

落花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0)

相和歌辞.古决绝词三首·其一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可知。

春风撩乱伯劳语,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0)

雁荡山

四海名山曾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

山前向见白头翁,自道一生看不足。

(0)

论诗三首·其一

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

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