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锦钱馀笑·其十八》
《锦钱馀笑·其十八》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飘飘山中行,与云同出没。

饥来餐生石,入口细无骨。

满吻流甘香,不嚼而味出。

幽禽独赏音,数声不可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在山中的隐士形象,与云雾共舞,生活简朴却充满诗意。诗人通过“饥来餐生石”这一独特描写,展现了隐士不拘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生石虽无食,但其甘香之气令人口感愉悦,无需咀嚼便能品味其中的美妙。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喻。

“幽禽独赏音,数声不可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幽静的鸟鸣,不仅是自然界的乐章,更是隐士心灵深处的共鸣。这不仅仅是对声音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理解,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超越语言的深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挽翟伯寿二首·其二

少日为僚古乐成,一时共喜得豪英。

盍簪便有功名志,倾盖曾无世俗情。

回想旧游如昨梦,顿成尘迹负平生。

故人倒指彫零尽,矫首佳城泪欲倾。

(0)

凌歊台六首·其六

宋武当年迹已陈,荒台寂寞几经春。

一番栋宇从头葺,四面轩窗入眼新。

陡觉江山增气象,更添风月愈精神。

老夫无处逃炎暑,领客时来一岸巾。

(0)

重阳用去年韵·其二

此生几度换炎凉,过了重阳又一阳。

无奈流年如转毂,得逢佳节且飞觞。

风前落帽从吹鬓,江上登台任断肠。

老去已忘荣与辱,只思归卧水云乡。

(0)

送王龟龄得请还乡·其一

两驰章奏叩天关,只愿归来老故山。

愧我尚留牵吏役,羡君先去得身闲。

冥鸿已逐高风举,倦鸟终随落照还。

尚拟杖藜寻旧约,雁峰深处共跻攀。

(0)

和蒋无退怀湖山

多谢君恩许引年,容亲白石与清泉。

不来山下寻诗社,即向湖中棹酒船。

意适更穿花坞去,兴阑还傍竹林眠。

那闻高士飘然句,陡觉身轻似得仙。

(0)

和曾吉甫九日

龙山陈迹已成灰,尚忆当年戏马台。

我幸偶陪黄菊醉,君应亦向白衣来。

风高日朗三秋霁,野旷天清万象开。

好对良辰成乐事,若为不饮竟空回。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