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秀才南游》
《送刘秀才南游》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xiùcáinányóu
táng /

nánzhūhóumíngshānyóu
便biànyìngxúnchéngxīngshànggǒulǒu

gāoniǎosuíyúnhánxīngxiàngliú
xiāngyìngběiwàngtiānwǎnshíqiáotóu

注释
南去:向南行去。
谒:拜见。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名山:有名的山脉。
亦:也。
应:应该。
寻:寻找。
瀑布:水流从悬崖陡坡倾泻而下的地方。
乘兴:趁着一时的高兴或兴趣。
岣嵝:岣嵝山,位于湖南,这里泛指高山。
高鸟:飞得高的鸟。
随:跟随。
云起:云升起的地方,此处形容鸟飞得高。
寒星:夜空中闪烁的冷清星辰。
向地流:向着地面的方向,形容星光的视觉效果。
相思:互相思念,此处指对远方人的思念。
应:应该。
北望:向北方眺望。
天晚:天色已晚。
石桥头:石桥的尽头,也可理解为石桥边。
翻译
向南拜见各位王侯,也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
应当随即寻找壮观的瀑布,乘着兴致攀上岣嵝山巅。
高飞的鸟儿随着云朵升起,夜空的寒星仿佛向着地面流淌。
思念你时我会向北遥望,在天色已晚的石桥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南去谒诸侯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南行所能见证壮丽景色的羡慕与期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表明了诗人鼓励朋友在旅途中要去寻找那些壮观的瀑布,并且乘着兴致勃勃的情绪攀登高峻的山峰。这里的“便应”暗示了一种顺势而为的自由态度,而“寻瀑布”和“上岣嵝”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两句描绘出了一个壮阔的天象。高飞的鸟儿仿佛随着浮动的云朵一起升腾,而那些遥远的寒星似乎在夜空中缓缓滑落。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寓含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惆怅。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相思之情。在夜色渐浓的石桥上,诗人的目光凝视向北,那里有他心中所思念的人。这里的“相思”二字透露了深深的情感,而“北望”则是这种情感的具体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而不失温馨的情怀。诗人在送别之中既表达了对朋友旅途的美好祝愿,也流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再题

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

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

(0)

杂记草木九首·其二红蕉

弱植不自持,芳根为谁好。

虽微九秋干,丹心中自保。

(0)

登罗汉峰

休暇曹事简,登高恣窥临。

徜徉偶此地,旷望披尘襟。

落日瞰远郊,暮色生寒阴。

欢娱未云已,更欲穷幽寻。

行披茂树尽,豁见沧溟深。

恨无双飞翼,往诣蓬山岑。

(0)

寄黄子衡

远宦去乡井,终日无一欢。

援琴不能操,临觞起长叹。

我友客京都,肃肃云天翰。

别去今几时,各在天一端。

有酒不同斟,中情谁与宣。

裁诗一问讯,重使心思传。

(0)

悬崖水

秋天林薄疏,翠壁呈清晓。

迢递泻寒泉,下有深潭悄。

时飘桂叶来,寻源路殊杳。

(0)

玉茗未有耗而小隐作诗以琼花为二绝当专美野处可也

休论官业出金华,共乐家林鹿挽车。

何日寻春携漉酒,有时留客试擂茶。

望梅止渴宁非梦,却月横枝始是花。

祇恐偏枯惭好句,空教步障锦如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