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其四》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其四》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岁在龙蛇会,思贤屡感伤。

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

士类将安放,交情何日忘。

共传金石刻,俱是大文章。

(0)
注释
岁:指年份。
会:交汇,这里指时节转换。
思贤:怀念有德行的人。
屡:多次,频繁。
感伤:感到悲伤。
空土泪:失去土地的哀痛,可能暗指国家或故乡的变动。
蜀公:蜀地的公卿或重要人物。
丧:丧事,死亡。
士类:士人,知识分子。
安放:安置,安排。
交情:友情,交谊。
忘:忘记。
金石刻:古代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常用于纪念或记载。
大文章:伟大的作品,比喻有深远意义的文字或事迹。
翻译
岁月到了龙蛇交汇的时节,我常常因怀念贤者而感到悲伤。
还未从失去的土地的哀痛中恢复,又传来蜀公去世的消息。
对于士人阶层,我们应该如何安置,何时才能忘记这份友情呢?
大家共同传颂着金石刻文,这些都是伟大的作品,充满了深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悼念蜀公范景仁(即范仲淹)所作的挽辞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范景仁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岁在龙蛇会"暗指时局动荡,寓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思贤屡感伤"直接抒发了对范景仁这样贤能之人的追思和惋惜。"未收空土泪,又送蜀公丧"两句,通过连续的丧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故人的不舍。"士类将安放"暗示了对士人阶层未来的担忧,"交情何日忘"则表达了对与范景仁深厚友谊的铭记。最后两句"共传金石刻,俱是大文章",赞美了范景仁的品德和业绩,认为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敬仰和哀思。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谢孟都宪时元四首·其二

淮阴非萧相,竟作逋逃客。

世无汾阳王,谁矜李太白。

援手坎阱中,寘之云梦泽。

勋名登庙堂,休光照简册。

感此国士知,一死安足惜。

(0)

植江莲

谷口春泉一镜开,深深径路接层台。

幽栖谢客常无事,老兴看云只自来。

欲著方书酬白发,好将生理付青鞋。

多君为我沉疴计,玉井芙蓉愿早偕。

(0)

寄李古冲太宰

冂寺论文气独雄,真才端拟亮天工。

金渊刻烛春翻蝶,苕水传觞秋转蓬。

展氏道昭三黜后,刘桢今在九人中。

武夷高并神仙宅,谢屐张槎好过从。

(0)

恒阳饯乔白岩二首·其一

斗柄潜移忽指西,苍凉呈影众星稀。

古云残柳知谁绿,闲苑流莺转自啼。

日日风雷闻偃稼,汤汤霖潦惜沾衣。

当年太华峰头路,应与图南订此归。

(0)

五首·其四

花落帘栊自好,水归溪涧空寒。

穷达早知有命,不须待诏长安。

(0)

五首·其二

新月如钩自挂,白露成珠未圆。

石枕藤床秋夜,高人不梦邯郸。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