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道溷溷浸浊烦兮。朱紫相合不别分兮。
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使我愆兮。
幽闭牢阱由其言兮。无辜桎梏谁所宣兮。
进我四人忧勤勤兮。得此珍玩且解大患兮。
仓皇迤命遗后昆兮。作此象变兆在昌兮。
钦承祖命天不丧兮。遂临下土在圣明兮。
讨暴除乱诛逆王兮。
殷道溷溷浸浊烦兮。朱紫相合不别分兮。
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使我愆兮。
幽闭牢阱由其言兮。无辜桎梏谁所宣兮。
进我四人忧勤勤兮。得此珍玩且解大患兮。
仓皇迤命遗后昆兮。作此象变兆在昌兮。
钦承祖命天不丧兮。遂临下土在圣明兮。
讨暴除乱诛逆王兮。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混乱与黑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强烈不满和对正义的呼唤。诗人通过“殷道溷溷浸浊烦兮”开篇,形象地描述了社会的污浊与混乱,暗示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与道德的沦丧。接着,“朱紫相合不别分兮”,进一步揭示了权力与利益的交织,使得是非难辨,黑白不分。
“迷乱声色信谗言兮”一句,直指社会风气的败坏,人们被声色犬马所迷惑,轻信谗言,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紧接着,“炎炎之虐使我愆兮”,诗人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暴政,表达了对统治者残酷压迫的愤怒与控诉。
“幽闭牢阱由其言兮”描绘了因言获罪、无辜受罚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言论自由的缺失以及司法公正的丧失。“无辜桎梏谁所宣兮”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公的普遍性,表达了对受害者命运的同情与对施暴者的谴责。
“进我四人忧勤勤兮”可能是指诗人或志士仁人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忧虑,他们的努力与牺牲。“得此珍玩且解大患兮”表达了通过智慧与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仓皇迤命遗后昆兮”可能意味着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教训与启示,希望他们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最后,“作此象变兆在昌兮”表达了对未来光明的期待,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钦承祖命天不丧兮”强调了对祖先遗志的尊重与传承,相信上天不会放弃这片土地与人民。“遂临下土在圣明兮”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向往,希望他能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讨暴除乱诛逆王兮”则是对推翻暴政、清除乱世的渴望,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的动荡与矛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问题的一种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