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宵停跸到皇都,晓起翻怜七萃徒。
硉兀不辞鞭瘦马,更无欲歇怨长途。
两宵停跸到皇都,晓起翻怜七萃徒。
硉兀不辞鞭瘦马,更无欲歇怨长途。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清晨出行至京城的情景,充满了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与对随从的关怀。
首句“两宵停跸到皇都”,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在前往京城的途中,连续两夜驻跸休息,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场景。这里的“跸”字,原指帝王出行时所开道的仪仗队,此处借指皇帝的行程,形象地表现了皇帝尊贵的身份和出行的隆重。
次句“晓起翻怜七萃徒”,则转而表达了对随从的怜悯之情。黎明时分,皇帝起身,回想起跟随的侍从们,心中不禁生出怜惜之意。这不仅体现了皇帝对身边人的关心,也流露出对旅途劳苦的深切同情。
第三句“硉兀不辞鞭瘦马”,进一步描述了旅途的艰辛。面对崎岖不平的道路,皇帝不辞辛劳,亲自策马前行,即使马匹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瘦弱,也毫不在意。这一句通过描绘皇帝亲自驾驭瘦马的形象,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国家事务的全情投入。
最后一句“更无欲歇怨长途”,则表达了皇帝对于长途跋涉的无奈与不满。尽管心中有怨言,但为了国家的事务和民众的福祉,他依然坚持前行,没有丝毫想要停止的意思。这句话既体现了皇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反映了古代君主为国为民不惜劳苦的高尚品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在长途跋涉中对随从的关怀、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宫廷纪行诗。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药倒薰风。
春霰霁征涂,离人向蜀初。
还抛博士蕝,贪佐使君旟。
藻思夸名阁,忠怀慕叱车。
布刀多计吏,行矣数通书。
上林春色老朱樱,谁见联科纪佛名。
睢苑妍辞俱右席,太丘遗业肯惭卿。
离歌坐写埙篪恨,邑政行闻鲁卫声。
使橐尽堪传尺素,双函同慰一摇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