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三》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我来秋色逼霞曛,更作凭阑远望人。

山口远衔遥白渡,水头斜略小平津。

年华有恨惊心去,世事无端刺眼新。

深愧具茨芝朮在,挂冠终拟狎尧民。

(0)
注释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秋色:秋天的景色。
逼:逼近,映照。
霞曛:晚霞。
山口:山口处。
遥白渡:远处的白色渡口。
水头:水边。
小平津:小平原。
年华:岁月。
恨:遗憾。
惊心去:令人惊心地流逝。
世事:世间之事。
无端:无常。
刺眼新:刺痛眼前。
具茨芝朮:比喻才能或珍贵的东西。
挂冠:辞官。
尧民:尧时的百姓,象征理想中的淳朴民众。
翻译
我来到秋天的景色中,红霞映照,仿佛成了一个远眺的人。
山口处连接着远处的白色渡口,水边则微微倾斜,像是小平原的边缘。
岁月匆匆,令人遗憾地流逝,世事无常,刺痛了眼前的一切。
深感惭愧,虽然身怀如芝朮般的才能,但还是决定辞官归隐,亲近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意浓重、心境复杂的情景。"我来秋色逼霞曛"一句,以秋天的明丽色彩为背景,表现了作者的到来与自然景物的交融,同时也预示着一种情感的深沉。紧接着"更作凭阑远望人"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凭靠栏杆向远方眺望,寻觅心中的某个人或事,这种举动充满了对往昔的思念和追忆。

接下来的"山口远衔遥白渡,水头斜略小平津"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开阔的自然风光。山口与河流相连,构成一幅生动的秋景图,而"白渡"和"平津"则给人以清净脱俗之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世界,"年华有恨惊心去,世事无端刺眼新"表达了岁月流逝所带来的哀愁,以及面对不断变化的世事时所产生的心灵创伤。这些情感是那么强烈,以至于能够触动人心。

最后两句"深愧具茨芝朮在,挂冠终拟狎尧民"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责与退隐之意。在这里,"具茨"指的是古代隐士生活中的简单食物,而"挂冠"则意味着放弃官职返回平民生活。诗人的这种情感表达,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昆明湖荷花词·其二

净植清标欲拂衣,锦帆风里度芬菲。

漫云鸥鸟无情者,看取眠波不忍飞。

(0)

御湖雨泛·其一

空罗达曙晓犹阴,私庆今朝定作霖。

勤政敕几亭午罢,得教烟舫放湖心。

(0)

大觉寺杂咏·其一

旸台秀处此夷嵏,宝网金轮住法空。

设使瞿昙无拣择,缘何于是现花宫。

(0)

朱德润溪山秋霁图

薄溽苔阴减,清风树杪添。

霁光犹未定,云影恋峰尖。

(0)

题王蒙曲江草堂图

山清水秀树苍苍,择胜偏宜筑草堂。

自是古人企遥慕,不知为杜抑为张。

(0)

春雨轩小坐因而成咏

去岁春雨好,轩成因名之。

今年春亦雨,清跸方东移。

归来已夏月,始佳后愆期。

侵寻亟待泽,沾足幸今兹。

砌葩鲜以馨,屏林华且滋。

所喜不在此,开畦绕前墀。

菜甲既勃生,麦穗方饱垂。

学圃岂鄙哉,验农亦因斯。

先是虽慰志,后来复愿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