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尧舜岂虚名,惜也垂帘月昼明。
后世春秋谁秉笔,应将斧钺示仪型。
女中尧舜岂虚名,惜也垂帘月昼明。
后世春秋谁秉笔,应将斧钺示仪型。
这首诗通过“女中尧舜岂虚名”,赞扬了女性领袖的非凡成就,不亚于传说中的圣君尧舜,凸显了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接着,“惜也垂帘月昼明”一句,以“垂帘”象征女性在政治领域的隐秘而深远的影响,如同明亮的月光穿透云层,虽不直接照耀大地,却能照亮夜空,暗示女性在幕后发挥着关键作用。
“后世春秋谁秉笔”则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由谁来记录和评价这些女性领袖的事迹?这不仅关乎历史书写者的身份,更触及了权力与叙述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应将斧钺示仪型”表达了对女性领导者应当如何展示权威与公正的期待,即她们不仅需要拥有决策与执行的力量(斧钺象征权力),还应以此为榜样,引领社会走向公平与正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性领袖的赞美与反思,探讨了性别在历史叙事与权力结构中的角色与影响,展现了作者对于平等与公正的深刻思考。
记那日、画帘深处。双笑双携,背灯无语。
霜甃芳兰,红心冷抱蝶魂聚。
香钩一捻,偏懒向、苔阶步。
并坐尚嫌疏,甚底事、来时便去。凝伫。
孤篷日暝,断雁空江愁暮。
瘦来眉月,莫瘦了、初三眉妩。
怕此后、惨绿衣衫,梦不到、昏黄庭宇。
伴冷焰残灯,门外病鸦啼树。
树疏浓,山近远,一一尽天与。
人境安庐,消得野云住。
岩腰一挂飞泉,似闻清响,便生作、板桥渔渚。
武陵渡。应有无数桃花,千山万山处。
多事先生,触我浪游绪。
依然十丈红尘,半帘黄日,共君对、茗瓯闲语。
絮影萍痕,海天芳信吹来遍。
野鸥无计避春风,也被新愁染。
早又黄昏时渐,意惺忪、低回倦眼。
问谁系住,柳外骄阳,些儿光线。
一霎韶华,可怜颠倒闲莺燕。
重重帝网殢春魂,华缀灵台满。底说人天界远。
忏三生、芷愁兰怨。销形作骨,铄骨成尘,更因风散。
背银釭,拈翠管,秋影瘦荀倩。
洛赋吟成,人共素波远。
可怜魂觅帷间,钗寻海上,都不是、等閒恩怨。
几曾见,琼树日日常新,冰蜍夜常满。
赢得情长,那怕梦缘短。
瓣香待卜他生,慈云乞取,好深护、玉楼仙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