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何以念同声,然诺深知慷慨情。
雁下蓟门书万里,星相淮海客孤城。
广文官自留毡冷,廷尉名缘结袜成。
巴曲岂堪酬白雪,独悬清梦到西京。
楚歌何以念同声,然诺深知慷慨情。
雁下蓟门书万里,星相淮海客孤城。
广文官自留毡冷,廷尉名缘结袜成。
巴曲岂堪酬白雪,独悬清梦到西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陈评事玉叔见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楚歌何以念同声,然诺深知慷慨情”,开篇即以楚歌为引,表达了对知音的思念之情,同时点出“然诺”二字,暗示了信守承诺的高尚情操。这里的“同声”不仅指音乐上的共鸣,更暗含了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相通。
颔联“雁下蓟门书万里,星相淮海客孤城”,通过雁过蓟门、星照淮海的景象,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孤独的画面。雁南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而客居孤城则凸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
颈联“广文官自留毡冷,廷尉名缘结袜成”,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广文官的冷毡象征着生活的清贫与艰苦,而廷尉结袜的故事则寓意着名声与荣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守理想、追求名誉的决心。
尾联“巴曲岂堪酬白雪,独悬清梦到西京”,以“巴曲”与“白雪”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低俗的音乐,后者则是高雅的艺术。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艺术与理想的追求,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梦想着能够达到文化中心的西京,展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
城草未及秋,芸黄有枯色。
众鸟投檐阴,十病九彫翼。
压江田土焦,百里照天赩。
居农劳旦心,坐废惜肢力。
官税姑缓筹,先愁一家食。
煽议蒙五行,风传焰难熄。
本无盗贼心,似因天沴逼。
大路倾作河,谁敢预防测?
通人理为凭,古鉴杂胸臆。
践履安诸常,性完气何蚀?
落日未落万篁静,来踏浮图过山影。
但闻樵唱不见人,平视深天绿千顷。
钟响自停云自飞,泠然玉风吹我衣。
懒僧早闭幽涧宅,去鸟不投丛林依。
空山阅人如阅梦,多少流泉出山送。
狎澜弄雨三十年,重向兹山顿尘鞚。
昔所见者今几留,青苍无改松与楸。
千丈岩阴有茅屋,谓今废作荒烟邱,使我目断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