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披衣得坐。
无佛众生我。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还知么。
就中两个。鼻孔谁穿破。
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披衣得坐。
无佛众生我。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还知么。
就中两个。鼻孔谁穿破。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静谧图景,诗人选择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在门前坐下。"披衣得坐"表达了诗人的从容与自在,这个时候,他的心境如同这宁静的夜晚一般。
"无佛众生我"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在这个时刻的孤独感受。他不像寻常人等待着什么,而是享受着这份超然物外的安宁。"没鼓打皮"则用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动作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乏味,诗人借此询问现在是几更时分。
接下来的"还知么"显示了诗人的淡漠与无为,他似乎并不在乎世间的繁华,只关心内心世界的宁静。"就中两个"可能暗示着时间已经深夜,或者是指某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最后一句"鼻孔谁穿破"则是一种奇特的比喻,它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与解脱,也许是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这句话增添了诗歌深度,让读者在理解上有更广阔的空间。
甘露被草,朝阳易晞。池莲并蒂,及秋变衰。
独有长松连理老益壮,十年百年仍附枝。
昔来一物足为瑞,何况三异俱称奇。
吴中衣冠不胜数,天意自与宁馨儿。
露乾莲死不复见,正以青松并验之。
凯风孝子尝悲思,三荆兄弟伤分离。
此家遗风五十慕,物理推类谁能欺,到客为尔俱题诗。
我虽游都城,心亦无所住。
误得世俗偿,形骸寓冠屦。
少时侍吾亲,游览爱北顾。
至今颇思之,想见江上鹜。
白头昙道人,夙昔竟未遇。
闻其最安禅,无念无作故。
劳生有喧寂,得意无早暮。
尘埃未易厌,皋壤固多趣。
若复乘桴行,从君款幽素。
轻舟何翩翩,斲冰浮清川。
问之亦奚乐,岁宴道且邅。
云我大梁客,游说万乘前。
画策不见收,故乡复言旋。
薄禄及吾亲,就官若归田。
名实两有适,远近谁间然。
忆昔都门别,尔来弥十年。
苍苍豫章质,更觉摩青天。
语旧或涕流,举觞愧留连。
相从且未果,使我心劳悁。
麟趾感素文,跃鱼赴鸣琴。
殊类岂自识,至和动其心。
济世有先觉,铸人不铸金。
删诗在正始,好乐非好音。
万生依陶冶,一气谐飞沈。
贱子晚及门,独学谬知今。
趋隅诵所志,踊跃不自任。
救渴而饮河,栖枝以巢林。
量微志复小,俛仰感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