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经日鬓华新,梦里青山说未真。
满地落花人起晏,一帘疏雨燕来频。
蚕成麦熟歌良吏,酒美羊肥赛土神。
别有报恩三尺在,中原无事且随身。
风尘经日鬓华新,梦里青山说未真。
满地落花人起晏,一帘疏雨燕来频。
蚕成麦熟歌良吏,酒美羊肥赛土神。
别有报恩三尺在,中原无事且随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首联“风尘经日鬓华新,梦里青山说未真”以“风尘”和“鬓华新”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岁月流转、时光匆匆的景象,同时通过“梦里青山”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或美好愿景的向往,但又意识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差距。
颔联“满地落花人起晏,一帘疏雨燕来频”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落花”、“起晏”、“疏雨”和“燕来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暗示着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主题。
颈联“蚕成麦熟歌良吏,酒美羊肥赛土神”转而关注社会民生,通过“蚕成麦熟”和“酒美羊肥”描绘了一幅丰收的农村景象,同时借“歌良吏”和“赛土神”表达了对官员治理有方、百姓生活富足的赞美之情。
尾联“别有报恩三尺在,中原无事且随身”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有报国之志,却也深知时局动荡,选择暂时放下,随遇而安。这里的“三尺”可能暗指剑,象征着诗人的抱负与决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自然景观和社会民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事面前的个人抉择与态度。
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
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
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
看綵云、一派锁清濠,波如沸。流览罢,心犹悸。
凭吊处,情难已。向风前酾酒,何妨沉醉。
千古三闾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
待为书、重续贾长沙,投湘水。
孤冢狐穿罅。倚西风、招魂何处,浇羹奠鲊。
野老能言当日事,夜火城边相射。
看肉薄、乘城都下。
十万横磨刀似雪,尽孤臣、一死他何怕。
气堪作,长虹挂。至今恨泪如铅泻。
道此中、衣冠犹在,音容难画。
欹侧路傍松与柏,日日行人系马。
况又被、樵苏尽打。
只有残碑留汉字,细摩挲、不识谁题者。
一半是,青苔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