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锁烟霞,住处如何祗一家。
溪水未应浑买断,可容移棹觅桃花。
千岩万壑锁烟霞,住处如何祗一家。
溪水未应浑买断,可容移棹觅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充满了隐逸与自然之美。首句“千岩万壑锁烟霞”以壮丽的山川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云雾缭绕、峰峦叠嶂的世界中。接着,“住处如何祗一家”则引出了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孤独感,仿佛在群山之中,只有一家独居,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溪水未应浑买断”一句,诗人通过溪水的流动,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向往。这里的“买断”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似乎想要独占这美景,但实际上自然之美是无价且共享的,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感悟与乐趣。
最后一句“可容移棹觅桃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了一个寻找桃花源的想象,暗喻着对理想生活或精神家园的追求。桃花源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美好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理解。
苾刍闻香十年已,尝有寄缄乌有里。
秪从人家诵卷轴,千里何殊相晤语。
云萍踪迹不可呼,眼外之人疑老矣。
今年秋暑我床榻,脾病困顿未能理。
黄昏短刺堕枕前,不倩人扶揽衣起。
吹灯相照见瘦玉,人与清诗正堪儗。
僧中此老古或有,超然已觉今维此。
翻经石上月纷纷,半是微哦细吟耳。
我持此癖七十年,满地江湖俟知己。
传杯夜屋破蚊蚋,且略无生谈赋比。
杭州官府尚多贤,当面参寥惜无与。
脚縢之下自有地,不作窗蜂苦钻纸。
斯文有契属老境,频往频来自伊始。
白头接膝无百年,人生岁月如流水。
十年六月十五望,昏时月出当巽向。
初从地中已遭蚀,妖蟆大吞魄俱丧。
辗空渐高已半露,黑气轮光两相荡。
其色昏昏赤如血,荧惑红芒近仍抗。
老夫茫茫不识占,但称怪事惊还怅。
未闻官府行护典,太史岂遗还弗谅。
不食而食天自愆,人未容知未容让。
不如买酒洗此月,一洗千年永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