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夹去程,一江秋水片帆轻。
寻常对画曾看此,今日分明画里行。
两岸青山夹去程,一江秋水片帆轻。
寻常对画曾看此,今日分明画里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舟于峡中,两岸青山如屏障般延伸,一江秋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轻帆随风飘荡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峡中杂咏(其一)”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两岸青山夹去程”,生动地勾勒出山水相依的壮阔画面,青山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静静地陪伴着行舟前行。次句“一江秋水片帆轻”,则将目光聚焦于江面,秋水清澈,轻帆在水面轻轻滑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后两句“寻常对画曾看此,今日分明画里行”,诗人由眼前的景致联想到曾经观赏过的画卷,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画”这一意象,既指实际的山水画卷,也暗喻心中的理想世界。通过对比“曾看此”与“今日分明画里行”,诗人流露出对当下与过往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峡中行舟的场景,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个人与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
跛子年来,形容何似,俨然一部髭须。
世间许大,拐上做工夫。
选甚南州北县,逢著处、酒满葫芦。
醺醺醉,不知明日,何处度朝晡。
洛阳,花看了,归来帝里,一事全无。
又还与瓠羹,再作门徒。
蓦地思量下水,浪网上、芦席横铺。
呵呵笑,睢阳门外,有个大南湖。
霖雨遂兼旬,瘴雾盈川谷。
霏阴入户浮,润气滋帷褥。
溟濛飞泽远,散漫何时足。
骤响决流渠,惊洪发平陆。
翔禽困滞翼,穴兽思冯木。
衡茅日萎坏,环堵无完筑。
昽匆晚色霁,草树晞华沐。
长雷夜复兴,濯濯鸣高屋。
抚枕不能寐,沈忧萃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