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乘兴憩留馀,泉白峰青可恋诸。
卓午沿堤策归骑,为因封奏达中书。
山居乘兴憩留馀,泉白峰青可恋诸。
卓午沿堤策归骑,为因封奏达中书。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弘历)一次从苏堤骑马前往圣因行宫的旅程。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愉悦之情。
首句“山居乘兴憩留馀”,描绘了诗人兴致勃勃地在山间居住,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憩留馀”可能是指在山中短暂休息后,仍充满兴致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次句“泉白峰青可恋诸”,进一步渲染了沿途的景色之美。泉水清澈透明,山峰则呈现出青翠的颜色,这样的景象让人心生喜爱,难以忘怀。诗人通过对比“泉白”与“峰青”,突出了自然景观的鲜明色彩和纯净之美。
第三句“卓午沿堤策归骑”,描述了时间已至正午,诗人沿着河堤骑马而行的情景。这里的“卓午”指正午时分,“策归骑”则是策马疾行的意思,表现了诗人行进速度之快以及对旅程的急切期待。
最后一句“为因封奏达中书”,点明了此行的目的。诗人是为了上奏朝廷,将所见所感传递给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这不仅体现了他作为帝王的身份,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政务的关注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其作为君主处理国事的职责意识。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美的追求,还有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