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零陵郡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首句"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未如"表达了诗人之前虽通过画图认识零陵,但真正亲临其境才发现现实远超过画中的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真实体验的追求和欣赏。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馀"一句,通过对零陵地理位置的描写,强调了这片土地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这里的“潇水”与“柳侯”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历史人物,其使用增添了一丝古意,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室虚明可读书"一段,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孤独情怀。这里的“驿亭”、“堪垂钓”、“岩室”,都是山林间的小屋或避难所,通过这些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欲买冉溪三亩地,手苫茅栋径移居”则是诗人的决心和愿望。这里的“冉溪”,也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手苫茅栋径移居”则展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亲近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零陵美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他对于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
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
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