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
《感兴》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古风

隋氏造宫阙,峨峨倚云烟。

搜奇竭四海,立制谋千年。

秦兵半夜来,烈火焚高台。

万人聚筋血,一旦为尘埃。

君看汴河路,尚说隋家柳。

但问哭陵人,秋草没来久。

(0)
注释
隋氏:指隋朝。
宫阙:宫殿。
峨峨:高大巍峨。
倚:依靠。
云烟:云雾。
搜奇:搜集奇异之材。
竭:尽全力。
四海:全国各地。
立制:制定规划。
谋千年:考虑长远千年。
秦兵:秦朝军队。
半夜来:突然来袭。
烈火:熊熊大火。
高台:宫殿的高台。
万人:众多的人。
筋血:力气和鲜血。
一旦:忽然之间。
尘埃:尘土。
汴河路:汴河两岸的道路。
尚说:仍然有人说起。
隋家柳:隋代留下的柳树。
哭陵人:哭泣陵墓的人。
秋草:秋季的草。
没来久:已经很久了。
翻译
隋朝建造宫殿,高耸入云仿佛仙境。
搜集奇材遍四海,规划规模欲传承千载。
秦兵半夜突袭,熊熊大火焚烧华丽高台。
无数人流血牺牲,瞬间化为尘土消散。
你可看那汴河两岸,依旧提起隋代的垂柳。
只询问那些哭吊陵墓的人,隋朝遗迹已被秋草深深覆盖,岁月已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辉煌到毁灭的宏大场景,通过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与现实毁灭之间反差的感慨。

"隋氏造宫阙,峨峨倚云烟。搜奇竭四海,立制谋千年。" 这几句描写了隋朝建造宏伟宫殿的情景,其气势恢弘,似乎要直抵云端。同时,这也反映出隋朝在政治、经济上的雄心勃勃,意图长久。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是另一番景象:"秦兵半夜来,烈火焚高台。" 这里直接切入到隋末的混乱局势,秦兵突袭,宫殿被焚,这强烈的对比展示了权力的脆弱和历史变迁。

随后的两句则深化了这种毁灭感:"万人聚筋血,一旦为尘埃。" 这里强调的是无数人的努力与牺牲,终究化作尘土,这不仅是对隋朝命运的写照,也是对人类历史努力与成就最终归于虚无的深刻感慨。

最后两句转向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和回忆:"君看汴河路,尚说隋家柳。" 这里的"汴河路"可能是指隋唐时期的一条重要水道,而"隋家柳"则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美好。

"但问哭陵人,秋草没来久。" 这里提到的"哭陵人"可能是指为过往历史悲伤而泣的人,而"秋草"则是一种常见的意象,用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对隋朝兴衰史实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繁华落尽的深沉感慨,以及对人类努力与成就最终无常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秋怀十二首·其四

滚滚柏间露,湿我征裳衣。

裳衣湿何苦,故人中道违。

逝水东北流,杳杳无回期。

惟有天上月,悠悠照相思。

(0)

雪后

今日登高不见山,乾坤混混太清寒。

旧时月色无人识,新岁梅花正好看。

多苦将军居塞北,更怜羁客在长安。

老夫欲语不忍语,倚遍危楼十二阑。

(0)

春晚客怀

落落穷途客,年年不在家。

寄眠听夜雨,借景看春花。

空著三山帽,难防两鬓华。

清晨览明镜,载笑复咨嗟。

(0)

有怀

故人零落各山河,触景其如感慨何?

剑槊风生秋气重,琴床月堕夜凉多。

倾杯且得孤怀壮,缆镜那愁两鬓皤。

扰扰黄尘车马客,不知留意在南柯。

(0)

梅花十五首·其十一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

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九

月明海底夜无烟,恰似西湖雪后天。

清气逼人禁不得,玉箫吹上大楼船。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