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吾不见,君莫是、郑当时。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动京师。
诸公任他衮衮,与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门先喜,得钱沽酒何疑。昔年连辔柳边归。
陈迹恍难追。况种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问讯,道刘郎去久无诗。
把作一场春梦,觉来莫要寻思。
古人吾不见,君莫是、郑当时。
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动京师。
诸公任他衮衮,与杜陵野老共襟期。
有客至门先喜,得钱沽酒何疑。昔年连辔柳边归。
陈迹恍难追。况种桃道士,看花才子,回首皆非。
相逢故人问讯,道刘郎去久无诗。
把作一场春梦,觉来莫要寻思。
这首《木兰花慢·其三》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送别友人郑伯昌而作。诗中,作者以古代贤人郑当时为榜样,赞扬了郑伯昌的才华和品格,他在山间隐居躬耕,名声却传遍京师,与达官贵人和田园野老都有深厚的交情。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往昔一同游历的美好回忆。
“昔年连辔柳边归”一句,描绘了他们昔日携手归来的场景,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往事已如梦幻般难以追寻。诗人还提及了种桃道士和看花才子,暗示友人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但人事已非,令人感慨。当故人来访,询问郑伯昌近况时,诗人告诉他们,郑已许久未有新诗问世,仿佛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只是一场春梦。最后,诗人劝慰友人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美好,醒来后就不要再过多地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旧与人生哲理的主题。
我有翰墨交,中山毛氏子。
颖也最白眉,精锐供任使。
助我学草元,旦暮常密迩。
朅来何间阔,退锐非昔比。
免冠发尽秃,之武今老矣。
不见时月间,令我生吝鄙。
吾宗有才彦,文房兼四美。
意遣中书君,授好华窗几。
图新即舍旧,用壮厌衰齿。
拟露囊中锥,增高洛阳纸。
时艰方用武,文事谁料理。
运用如操戈,微尔孰知己。
作诗趣宗人,江山先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