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故宜城》
《咏史诗.故宜城》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

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

(0)
注释
武安:地名,可能指武安县或有类似名称的地方。
南伐:向南出征。
勒:指挥,率领。
秦兵:秦国军队。
疏凿:疏浚和开凿。
功:功绩,成就。
夏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并:相比,相提并论。
长渠:长长的运河。
千载后:千年以后。
犹:仍然。
故:旧的,古老的。
宜城:地名,可能指宜城县。
翻译
武安南征时指挥秦军,开凿的工程堪比大禹治水的壮举。
谁能想到,这长长的运河历经千年之后,水流依然流入古老的宜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古迹的怀念之情。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 这两句描绘了远古时期,武安国的开拓者与强大的秦军交战的情景,以及后来疏通河道、治理水患的伟大工程,被比作与夏禹一样的英雄事迹。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影响深远事件的认知。

“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个意外的发现:时间过去了千年,但古老的河道(长渠)依然如故,水流仍旧流经那个被称为“故宜城”的地方。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持久性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连续性和永恒性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忆,以及对时间流逝与历史遗迹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问源草庐咏六首·其六柳汀渔火

点点白于星,湖光暗柳汀。

断桥穿苇港,缺岸照柴扃。

明灭听行蟹,高低看聚萤。

老渔偏罢钓,买酒过旗亭。

(0)

忆梅泾

莫恨寻芳步屧迟,清溪重忆十年时。

半床明月梅花梦,一院春风柳絮词。

药灶有童勤守护,酒杯无病骨抛离。

如今断角残钟夜,两地寒暄两不知。

(0)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

(0)

秋日过积书岩怀梁汾先生

纑塘佳句怕重拈,到此秋怀倍觉添。

绮语梦醒多自悔,名花老去未曾厌。

溪光送客仍临槛,山色无人尚入帘。

我亦解裁红锦段,只今何处寄江淹。

(0)

寒甚

鹑衣百结苦严寒,笔砚生涯不素餐。

世俗错教贫是病,考槃谁识硕人宽。

(0)

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其一

梦醒长松下,飘然倚一竿。

佛心原是月,仙骨不知寒。

流水空传钵,闲云暂挂单。

萍踪聚还散,永夕话蒲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