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升遐哭临恭挽》
《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升遐哭临恭挽》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曾掌丝纶侍内廷,忍闻銮辂入苍冥。

地官下校踰双日,天极中尊坠一星。

鬼蜮未剿先帝恨,神龙难附小臣停。

成王绍治周公辅,应定东征慰庙灵。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陈维英所作的《七月十七日大行皇帝升遐哭临恭挽》。诗中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曾掌丝纶侍内廷,忍闻銮辂入苍冥。”描绘了皇帝在世时的辉煌与荣耀,以及诗人作为近臣的忠诚与敬仰。然而,当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诗人内心充满了悲痛与无奈,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

颔联“地官下校踰双日,天极中尊坠一星。”运用了天文象征手法,以“地官”、“天极”、“中尊”和“一星”的陨落,隐喻皇帝的逝世,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离世的震惊与惋惜。

颈联“鬼蜮未剿先帝恨,神龙难附小臣停。”表达了对皇帝生前未能彻底清除奸佞小人的遗憾,以及自己作为臣子,在皇帝离世后无法继续辅佐的痛苦与无奈。

尾联“成王绍治周公辅,应定东征慰庙灵。”引用了周成王继承王位、周公辅政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希望皇帝的后代能够继承遗志,治理国家,并通过东征来告慰亡灵,实现皇帝的遗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象征与历史典故,深刻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题唐人打毬图

惨淡风云地,奔驰汗血驹。

若非张㒒射,休上击毬书。

(0)

吴江桥

雁翅桥横五湖北,翚飞亭屹大江心。

鱼龙渊薮风月窟,若比广寒宫更深。

(0)

日食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

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馀。

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

自午而及申,磨荡未还初。

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

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

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

已谓毕生世,不复睹赤乌。

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

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

前时缙绅谓,占度不属吴。

分野受其咎,天道安可诬。

以日诿敌国,不君良可吁。

兹辰为谁食,无路摅臣愚。

太阳万万古,少待收桑榆。

(0)

醉石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0)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

闻君东南使,揽辔云松间。

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

幽寻得临观,意豁穷跻攀。

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

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

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

叱驭犯冰雪,回镳驰九关。

何足慰离思,德音锵佩环。

(0)

简翁都官

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自有文章真杞梓,不须雕琢是璠玙。

浮蛆满瓮尝春酒,垂露临窗理素书。

况得君宾同壮节,一乡清问更谁如?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