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馀威不可论,渡江先已畏晨暾。
天心也似怜行客,十里云阴直到门。
秋热馀威不可论,渡江先已畏晨暾。
天心也似怜行客,十里云阴直到门。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描绘了秋天早晨渡江的情景。"秋热馀威不可论",形象地写出即便秋意渐浓,炎热的余晖仍令人难以忽视。"渡江先已畏晨暾",表达了诗人对清晨阳光的畏惧,暗示了天气的炽热和江面的蒸腾。
"天心也似怜行客",诗人以拟人手法,将天气变化赋予人的情感,仿佛上天也在怜悯旅人的艰辛,特意用十里乌云遮蔽阳光,直到他们抵达目的地。"十里云阴直到门",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阴凉,使得旅途在视觉上也显得舒适许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旅途艰辛的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萧鹏举氏的关切之情。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
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
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製度非唐虞,赋斂由呼和浩特吸。
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垅,游堕如云集。
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
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此行深惜别,所喜是宁亲。
祖帐千门晓,乡关锦国春。
鸟歌疑劝酒,山态似迎人。
我绝南陔望,因兄泪满巾。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二十年前已定交,而今鹏鷃各逍遥。
但能贾傅亲前席,何必萧生意本朝。
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莫将富贵移平昔,彼此清心发半凋。
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夸。
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
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
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
亭亭百尺栋梁身,寂寞云根与涧滨。
寒冒雪霜宁是病,静期风月不须春。
萧萧远韵和于乐,密密清阴意在人。
高节直心时勿伐,千秋为石乃知神。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