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抡魁典具陈,朝来清跸返枫宸。
长河廿里轻舟进,蓄眼清和霁色新。
三岁抡魁典具陈,朝来清跸返枫宸。
长河廿里轻舟进,蓄眼清和霁色新。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清和之日,乘坐轻舟沿长河进宫的情景。首句“三岁抡魁典具陈”可能是指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盛况,但在此处似乎与上下文关联不大,可能是泛指宫廷中的盛大仪式。接着,“朝来清跸返枫宸”描述了清晨时分,皇帝乘坐的马车(清跸)返回皇宫(枫宸),营造出庄重而宁静的氛围。
“长河廿里轻舟进”则具体描绘了沿河而行的场景,长河蜿蜒二十余里,轻舟缓缓前进,画面静谧而悠扬。最后,“蓄眼清和霁色新”表达了诗人对清和天气的喜爱,以及对眼前景色的赞美,新霁的天空与清新的空气相映成趣,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壮观与庄严,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
不是诗人赏幽兴,雨中深院有谁看。
我歌柳恽诗,送子南汀发。
山城逢社雨,绿树啼莺歇。
留连孤艇迟,惆怅双瓶竭。
高士尚为簿,休惭府中谒。
无事坐闲厅,弹琴看湖月。
冻雨不成雪,客行利新晴。
回睇三山外,残阳霭余明。
江神不扬波,归流淡且平。
使者诚宣德,国家有威灵。
笳鼓发中州,棹讴悲且清。
酾酒凌长风,篇翰倏已成。
尝读皇华章,征夫任匪轻。
愧无咨诹效,何以答皇情。
偶携山物馈诸公,明日都来问所逢。
心口未曾期吐露,图诗先已解形容。
玎玲环佩高低涧,缥缈簧笙远近松。
正御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
当门攒秀青巉绝,绕屋流阴素叠重。
岂念颓龄蟠鼠思,故将奇遇送萍踪。
虽难似我飘翩步,还可平君蒂芥胸。
语罢忽通南郭子,不知宾主更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