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兴怀寺中用前韵》
《晨兴怀寺中用前韵》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薛公言慷慨,端可讽驯犀。

器广蜃江小,名高雁岭低。

宸居清琐闼,禁路紫骝蹄。

揆德宜长处,何因梦白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xīng怀huáizhōngyòngqiányùn
sòng / shǐhào

xuēgōngyánkāngkǎiduānfěngxùn

广guǎngshènjiāngxiǎomínggāoyànlǐng

chénqīngsuǒjìnliú

kuíchángchùyīnmèngbái

翻译
薛公言辞激昂,确实能感化猛兽犀牛。
他的器量广大,如同海市蜃楼中的江面,名声却比高山上的雁阵还要低沉。
皇宫深处,门窗清雅,皇家马车的紫色马蹄声回荡在禁路上。
衡量品德应看长久的表现,为何会梦见白色的鸡呢?
注释
薛公:指薛某人,可能是一位有威望的人物。
慷慨:激昂慷慨,形容言辞或行为豪迈。
讽驯犀:比喻用言语感化难以驯服的人或物。
器广:形容人的胸怀宽广。
蜃江:海市蜃楼中的江面,象征虚幻而广阔。
名高:名声显赫。
雁岭:高山上的雁阵,比喻名声高远。
宸居:皇宫,帝王的住所。
清琐闼:清静的宫门,形容宫廷环境。
禁路:皇宫周围的专用道路。
紫骝蹄:紫色的骏马,象征皇家仪仗。
揆德:衡量品德。
长处:长久的优点或表现。
梦白鸡:梦见白色的鸡,可能象征着不祥或某种启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名为《晨兴怀寺中用前韵》。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心境。

"薛公言慷慨,端可讽驯犀。器广蜃江小,名高雁岭低。"

这两句诗通过对薛公(可能指的是唐代的道士薛稹)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高洁品格的向往。"慷慨"形容心胸宽广,"讽驯犀"则是比喻其德行如同驯服的犀牛。"器广蜃江小"可能暗指薛公虽居于蜃江一带,但其器宇却不受空间限制。"名高雁岭低"则形容薛公虽然隐居在偏远的雁岭,却因其德行而声名远播。

"宸居清琐闼,禁路紫骝蹄。"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宫或寺院中的宁静与安逸。"宸居"指的是皇帝或高僧的住所,这里的"清琐闼"表达了一个幽深而又清净的环境。"禁路紫骝蹄"则形容寺中道路不为人知,只有偶尔出现的紫色骝马(可能指的是皇家或高僧的坐骑)的踪迹。

"揆德宜长处,何因梦白鸡。"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薛公德行的推崇,以及自己对这种境界的向往。"揆德"是品评、鉴赏德行之意,"宜长处"则表示这样的德行应长久保有。"何因梦白鸡"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诗人在某种情境下突然想起薛公,或是在梦中与其精神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薛公的赞美,以及对清净环境和高洁德行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渴望。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游西山寺

好山遗恨恐他年,冒雨登临兴浩然。

避暑离宫闵吴主,横舟巨浪壮苏仙。

秋声萧瑟松风阁,岩乳清泠菩萨泉。

山半有亭名可易,漫郎尤恶曲并圆。

(0)

望海亭

踏雪遥登望海亭,扶桑日上卧龙醒。

微臣望处非沧海,只望尧天万里青。

(0)

宋武帝

宋武英雄世莫加,长驱千里定中华。

乘机不据金汤险,自剖乾坤作两家。

(0)

少康

虞仍靡艾共输忠,一旅中兴复禹功。

较德宜优汉高帝,知音惟有贵乡公。

(0)

前日寓邑偶值乍寒陈刘二生济我以衣童生济我以衾既别为二诗以赠·其二赠童伟侃

凛冽霜风夜薄人,谁能煖我曲勾身。

寒欺三幅范衾陋,睡美一宵姜被新。

体粟不愁生旅舍,鼻雷想见撼比邻。

梦回却念君兄弟,苫块无眠痛慕亲。

(0)

怀刘方叔兼简全之用前韵

刘郎何事久无书,梦里频频却见渠。

往事真同塞翁马,此身何异蠹书鱼。

严亲白发皆如许,吾辈青春度莫虚。

意气飘飘羡温叟,凌云词赋压相如。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