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未准。云敛远碧,帘罅风紧。杯酌愁整。
菊迟病久,寒砧报霜信。笛楼恨凭。
江草倦绿,芦浪千顷。鸥梦清迥。
棹歌响答,微茫认归艇。
景物转骚屑,客馆吟商迷晚径。
鸦舅冷红,莲衣彫玉井。又砌畔啼螀,幽咽难听。
楚兰魂定。是党锢文章,休说憎命。
理琴丝、泪交縻绠。
雨晴未准。云敛远碧,帘罅风紧。杯酌愁整。
菊迟病久,寒砧报霜信。笛楼恨凭。
江草倦绿,芦浪千顷。鸥梦清迥。
棹歌响答,微茫认归艇。
景物转骚屑,客馆吟商迷晚径。
鸦舅冷红,莲衣彫玉井。又砌畔啼螀,幽咽难听。
楚兰魂定。是党锢文章,休说憎命。
理琴丝、泪交縻绠。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色,远山的碧色在乌云收敛后若隐若现,微风吹过窗帘缝隙,带来阵阵凉意。诗人借酒消愁,菊花因病而迟开,寒露打在砧板上,预示着秋霜的到来。笛声从高楼飘出,带着无尽的离愁,江边草木渐显萧瑟,大片芦苇随风摇曳,鸥鸟的梦境显得清冷而遥远。船歌回应,诗人试图辨认归来的舟艇。
随着天色渐晚,景致愈发凄清,客馆外小径上商人的吟唱让人迷失。乌鸦的叫声和凋零的红莲,以及井边的雕饰,都增添了哀伤的氛围。蝉鸣声断断续续,格外凄婉。诗人感叹自己如同被党锢的命运,不再提那些悲苦的经历,只是抚琴垂泪,琴弦上的泪珠仿佛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雨后的景色,融入了诗人孤独、哀愁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在动荡时世中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