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然。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 这两句表明诗人并不固定居住在某个地方,而是随着云雾和泉水自由漫步,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名利的看破和放弃。即使是在朝廷中位高权重的近臣,也无法真正理解他的为人;而作为一介草莽之士,他原本就不求闻达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世俗生活,表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理想。
最爱知时雨,幽居杏子林。
遍滋枯瘁质,潜布发生心。
一郡怀芳润,千家沐浸霪。
药阑春正好,橘井晚来深。
化泽应同溥,斜风莫乱侵。
种花人冒湿,问酒客迷阴。
国手怜非相,时名愧作霖。
愿驱收谷虎,蓑笠此投簪。
澄波练净天同色,万仞苍山垂绝壁。
丹枫白榆相映寒,一片秋光九江碧。
溶溶漾漾何时休,寥寥漠漠湘潭游。
夕阳欲落未落处,都是人生离别愁。
杜陵老病孤舟远,瘦影临江衣带缓。
时平结伴好还乡,野渡无人天又晚。
乘桴击楫事堪嗟,锦缆牙樯不到家。
天风去顺来还便,高兴还须八月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