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南仲见寄·其一》
《和南仲见寄·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儒冠误我欲投簪,抱膝聊为陇上吟。

故里未归先入梦,新交虽好少知心。

清光湛湛溪中月,遗迹沉沉濑底金。

闻道雪晴丰荠麦,行看放犊满桃林。

(0)
翻译
儒雅的帽子误了我的前程,让我想脱下官帽,只愿在山边吟唱。
还未回到故乡,梦中已先出现家乡景象,新结识的朋友虽然很好,但真正知心的却少。
清澈的月光照亮溪水,沉寂的河床下隐藏着金色的遗迹。
听说雨过天晴后,田野里的荠菜和麦子丰收,期待着能看见牛羊在桃树林间放牧。
注释
儒冠:儒雅的帽子,古代读书人常戴以示身份。
投簪:古代官员解职或辞官时,会丢弃官帽上的簪子,表示放弃仕途。
故里:故乡,指诗人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新交:新认识的朋友。
湛湛:形容水清的样子。
沉沉:形容深沉、寂静。
丰荠麦:丰收的荠菜和麦子,象征丰饶的田园生活。
放犊:放牧小牛,农村常见的田园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名为《和南仲见寄(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敬仰与自我身份的迷茫,以及对故乡和朋友的情感。

"儒冠误我欲投簪,抱膝聊为陇上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着儒家的衣冠却感到困惑和失望,转而选择在大自然中吟诵诗歌以慰藉自己。

"故里未归先入梦,新交虽好少知心。" 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于新结识的朋友缺乏深厚情感的感慨。

"清光湛湛溪中月,遗迹沉沉濑底金。"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其中溪水中的月光和河底沉没的古老遗迹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往的回忆。

"闻道雪晴丰荠麦,行看放犊满桃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外界消息的关注(如听说雪后天气晴朗,荠菜和小麦生长茂盛)以及亲眼所见的景象(例如田野中的牛羊散放,桃林中花开满径)的描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动荡的时局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安慰的情怀。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别司马汪公八首·其七

嬉游亦何常,高谈蔚霞烂。

丝竹罗前庭,新声一何艳。

娥娥红粉妆,妖姬列如粲。

登彼幔亭峰,酣饮日方晏。

诘朝泛浮槎,遥遥上河汉。

(0)

别司马汪公八首·其三

丈夫重意气,焉论越与秦。

千里行相求,冈陵若云屯。

轻舟涉广汉,夹岸垂芳荪。

巨石何崔嵬,日夜飞流奔。

天都在咫尺,举头见龙门。

(0)

青楼曲八首·其一

十里秦楼近灞桥,箫声何处起岧峣。

珠帘百尺东风里,双凤联翩逐翠翘。

(0)

乌栖曲五首·其四

叠股钗横金凤凰,连环交结双鸳鸯。

啼乌哑哑楚天曙,荏苒容华逐郎去。

(0)

送张少参子明还任山东

蓟门挝鼓发楼船,送别君侯南浦边。

秋水晴分鸿雁渚,晓霜寒动菊花天。

东方赋敛嗟今日,上国兵戈忆往年。

遥想四愁吟不尽,鹊山湖上渺风烟。

(0)

过仪封呈大司马王浚川

行客度河甸,空林寒日初。

风高脆蒲苇,水落困龙鱼。

民物诛求际,边陲战伐馀。

济时须大老,莫恋草玄庐。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